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生於1984筆趣閣>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 (1 / 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按照拍攝日誌,這段鏡頭是要三天完成的。

姜聞拍戲出了名的熬鏡頭,據說《子彈》裡的三大影帝“鴻門宴”的戲份,這貨愣是拍了五天!

沒有全景鏡頭,棚裡鋪設了三百六十度環形軌道,用三臺攝影機不斷拍攝,為了避免攝影機互相穿幫以及光影的矛盾,三位主角的鏡頭都是近景和特寫。

姜聞在軌道上安裝三臺攝影機,並且在面上安上同步器,讓它同時走,光是每臺攝影機運轉,就需要5個人操控,一人攝影師拍攝的,另外一名焦點的,兩名助理推軌,還有個機械負責連線。

每臺攝影機掛1000尺的膠片,三臺機器同共3000尺。

我們算一筆賬,一千尺的膠片大概價值1800美元,三卷差不多就是3萬塊,姜聞拍了五天,據說一共拍廢了十八萬尺的膠片,180萬就這麼沒了…

許輝拍戲從來不會這樣,如果想要營造氣氛,或者調動演員的所有情緒,他寧願用高畫質攝像機記錄演員的所有表演,然後再轉製成膠片…

當然,後期轉制的肯定沒有現場實拍的效果好,但相差不大。

這兩種導戲的手法說不上孰優孰劣,不過在投資人看來肯定許輝的方法更好,畢竟可以省錢…

一碗**死老六,這場戲全是年輕演員唱主角,換了誰,也會認定年輕演員不如老前輩,即使他嘴上說了把執導權讓給了許輝,內心還是有點擔憂。

結果,長達五分鐘的鏡頭,許輝僅僅用了一上午就拍完了…

中間僅僅ng了兩次…

“現在的年輕人…”

吳昔國,也是姜聞一直以來的副導演忍不住讚歎的看了眼場上正在收尾的許輝。

“…了不起啊!”

姜聞也跟著嘆了口氣。

不用看監視器,兩人都在現場,對於這場戲的質量心裡有把握。

……

《讓子彈飛》的出品人有韓三爺、楊守成、馬柯,出品方則有hk的英皇電影公司、峨眉電影集團,後者屬於行政班底,前者才是資金大頭,至於馬柯,那是姜聞的鐵桿支持者。

馬柯和姜聞有點像張衛平與張一謀,只不過後兩者的關係太像剝削階級與打工者…

《子彈》之前,馬柯是電視劇製片人,出品了不少電視劇《刀鋒1937》《蝸居》的出品人都是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