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的冬季多雨,聽從公司的建議,旭輝她們隨身都有帶傘。
28日早,天空果然飄起了細雨,氣溫驟降,明顯能感覺到寒意。
臺北國際影展配合金馬獎,剛剛舉辦了閉幕式。
開幕影片選擇了《珍愛》《白絲帶》《狼災記》還有臺彎本土電影《眼淚》,許輝的《那些年》正好是閉幕片。
其實相較於金馬獎,臺北國際影展的地位不高,最多隻在大中華地區薄有名聲。
影展建立的目的除了電影本身,更重要的是賣片還有買片,隨著臺彎電影市場的下滑,臺北國際影展的地位愈發尷尬起來。
臺北影展目前還沒辦法像其他國際影展上談特色,不少國際影展都有各自擔負的重要功能,例如,香港電影節特色就是市場展、釜山影展就是亞洲藝術電影的重鎮,上海電影節的目的就是賣片子…
……
其實內地演員前往臺彎參加頒獎典禮忒費事,各種手續、簽證之類的。
當初王雪圻就是卡在了簽證上,沒能參加47屆金馬獎。
也幸好他沒來,否則就要見證十拿九穩的影帝獎項落在了阮驚天手上…
許輝不是很喜歡化妝,本身他的面板就偏白,至於髮型,標準的圓寸光頭造型,也不需要化妝師動手。
服裝方面,迪奧早就準備好了黑色的修身西服。
穿戴整齊之後,他坐在鏡子前看著被造型師各種‘糟蹋’的思思妹子。
“…你還要多久?”
“我怎麼知道,你要是嫌煩,就先出去抽根菸!”
妹子第一次登上金馬這麼高大上的頒獎典禮,肯定抱著豔壓紅毯的想法,正在跟造型師商量怎麼穿戴,根本不想搭理炮輝。
“那我先出去轉轉…”
許輝有點無奈,永遠不要催促正在化妝的女人…
今年的金馬獎,他有四項提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效還有最佳男配角——《風聲》裡的白小年。
《那些年》雖然票房很高,說句不要臉的話,在整個亞洲掀起了一股懷舊的青春風,可是真要說到電影本身,許輝在其中的導演功底真心沒有什麼體現。
青春片,需要什麼導演功底?
所以,金馬組委會集體忽略了這部電影,可能是因為票房太好的緣故,象徵性的提名了幾個技術類獎項。
抽完兩根菸,掏出手機看了看新聞。
娛樂板塊果然有他跟思思夜逛臺北夜市的訊息,一對媒體用好事將近形容這對CP…
搜尋金馬部分,影帝影后的預測,渣渣輝、黃博各佔百分之五十,這兩在《證人》和《鬥牛》裡面的演技真的很驚人。
渣渣輝絕對算是大器晚成,22年曆練,從龍套到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