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選擇上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募集更多資金。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資金鍊很重要。
繼續拿華藝舉例子,06年投資《集結號》,王忠軍不得不把房屋抵押才湊夠了成本。
現在唻,據他們公佈的訊息,電影方面的投資,包括《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魔術之王》《追影》《**辣》等6部電影,預計需投資3.75億元;電視劇方面《諜變1939》《南下南下》《光榮夢想》《愛人同志》《從一到無窮大》《天下姐妹》等其他多部電視劇約642集電視劇,20092010年需要投資約3.85億。
媽蛋,光是這兩項出手就是7.6億!
更別說他們還準備建院線,院線就是燒錢…
這玩意你讓兩年前的華藝試試?
還不是有錢了,資金鍊充裕了,他們才敢這麼玩。
可憐炮輝到現在還住酒店…
還有一點,公司上市了,才能更能讓人知道你這個品牌。
這一點對於影視發行公司也很重要。
發行公司本身能成為招牌對於其出品的影視劇而言,好處不言而喻。
如果公司本身現金流充足並有多方面的融資渠道,且公司不願對外披露過多公司的運營和財務資料,不上市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像老乾媽、華為都沒有上市,但也不影響這兩個品牌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
但那兩隻是個例,全中國有幾個陶華碧、任正非?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做傳媒的,上市是最佳選擇。
華藝上市,給輝文天下帶來最劇烈的影響就是綜藝部門被挖走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人馬——人家待遇明顯比輝文天下高了一籌不止。
依靠電影、綜藝賺錢的效率遠遠比不上直接從股民口袋裡掏錢。
即使是許輝。
輝文天下必須要趕快謀求ipo!
……
當晚,許輝來到黃文家中。
黃文跟許輝的關係不用多說,說句實話,單純就個人貢獻來說,黃文對輝文天下公司的付出演員超過許輝。
“謝謝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