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建國四十週年的時候,我們也有一部獻禮片,叫《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的人物遴選更加的細膩和貼近歷時人物,對歷史範疇演繹地更真實和貼切,包括話語和形象都更勝一籌,更給人以大氣磅礴之感。而且那個時候,電影還沒市場化,拍攝起來可以不計成本,不需要考慮市場,所以,看起來劇情比較緊湊。
《建國大業》不一樣,三爺野心勃勃,想要在臨退休前做一筆大的!
三爺深諳市場規律,於是就採用了明星+主旋律的方式刷一波票房。
可是,單獨的講訴建國前夕的幾件事,很多明星沒出場,所以,把整個故事線往前推移!
咱們從內戰剛結束開始講訴,用一種史書記載的方式,記賬式劇情,以出場明星的方式推動主線!
話說張國粒一開始聽說是主旋律的作品,還各種推脫,三爺直接怒了:“適逢咱們偉大祖國六十週歲誕辰,這麼重要的日子,你不想做點什麼嗎?”
張國粒哪還不明白,趕忙收拾東西去見了三爺,然後他糾成了蔣介石!
三爺跟張國粒那都是峨眉電影製片廠出來的。
據說這兩人年輕時候有一段佳話,三爺對張國粒說的‘我以後要是當了導演,你給我演男主角!’
也算是兌現了年輕時候吹下的牛逼。
當然,《建國大業》上映3天,豆瓣評分被刷到了2.9分,這玩意我們稍後會提…
……
回到京城,許輝直奔公司。
整個八月,電視劇市場有點慘淡,包括許輝的公司也不盡如人意,沒辦法,這段時間電視上上映的全都是主旋律題材的電視劇,輝文天下出品的電視劇偏向娛樂性。
好在綜藝節目沒怎麼被禁…
《爸爸去哪兒》繼續引導著話題,整個娛樂圈似乎陷入到了一種詭異的境地,一堆一線大腕突然發現一幫記者採訪自己的時候會問一句:“您知道《爸爸去哪兒》嗎?”
“…知道,我也有看,蠻不錯的!”
“那你會參加這檔綜藝嗎?”
“…這要看我爸爸有沒有空,他要是沒空,我就不參加了…”
記者:“…”
一線的大腕、明星對於綜藝節目還是有些排斥的,總認為這玩意登不上大雅之堂。
呵呵,你們繼續高冷!
黃文還有張一倍已經樂壞了。
包括得到訊息的許輝。
怎麼也沒想到綜藝節目居然這麼吸金,《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為輝文天下帶來了接近八千萬的現金流量,訊息傳出去,已經震煩了很多同行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