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演普遍按照年代劃分。*隨*夢*小*說 .lā
有個前提,科班出身,也就是正規的電影學院出身,其他的野路子出道,不算在第五代、第六代行列。
比方說馮曉剛,如果單純按照年齡來說,人家確實應該算做第五代導演,可惜他是野路子出身,根本不是什麼學院派。
所以,剛出道時候的馮曉剛挺憋屈的。
作品雖然賣的很好,票房不差,可惜,得不到業內的認可。
廢話,業內要是承認你了,豈不是說我們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學院派比不上你這麼個學美術的!
許輝也一樣,他也不是學院出身,業內對他的本人包括作品的評價也不高,尤其是許輝公開表示文藝片阻礙了國內電影的健康發展之後,業內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反對他的勢力。
當然,現在許輝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雖然人品方面有待商榷,可是作品賣得好,口碑也好,沒得黑,很多人眼巴巴等著他倒黴呢!
謝孟堯顯然是知道什麼,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問題,有點搞事的想法。
“我不太喜歡看國產電影,尤其是比較沉悶的型別…”
許輝顯然知道這是個陷阱,他又不傻,擺明是個坑,他還往裡跳?
“那您喜歡看一些什麼型別的電影呢?”
“一些老港片、好萊塢電影!”
許輝撓了撓頭:“就是大眾喜歡的電影,我的審美很大眾化!”
這是在批評第六代導演都是審美有問題的一群人嗎?
“你提到了審美?”
“對,我覺得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審美真的太重要了,一個扭曲三觀的導演,拍出來的東西肯定不適合大眾觀影!”
“你不喜歡作者性太濃厚的電影?”
謝孟堯始終揪著這一點,他很想知道許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導演,或者說他是偏商業化還是有自己的思想。
目前看來,他是一位偏向市場的商業型導演。
許輝看了謝孟堯一眼,想了想,還是開口了:“從電影誕生到現在為止,電影都是藝術,藝術不就是作者用來表達自己的東西嘛!”
“可是製作電影需要錢,需要一大筆的錢,如果單純只考慮導演的個人意圖,忽略了大眾的口味,那這部電影就沒法看了,這也是獨立電影很難賣出去的原因。”
第六代導演拍了那麼多電影,表達的主題就倆,人性的糾結還有社會的黑暗,這特麼典型的遠離生活,跟普通觀眾一點關係也沒有,誰要是喜歡這樣的電影,那他真是熱愛電影熱愛到骨子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