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製片人,很高大上的職業。
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製組(包括演職人員以及攝製器材的合同簽訂)、攝製成本核算、財務稽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好萊塢實行的是製片人中心制,A級電影專案的製片人,他的地位絕對高過大部分的好萊塢導演。
當然,地位到了卡梅隆、斯皮爾伯格那種程度的另說。
中國不太一樣。
國產電影的製片人往往都是投資人或者導演的親屬、親信的人。
比方說陳愷歌的電影,製片人那一欄裡會寫著陳洪。
“EP方面,可以先試著放出一兩首歌曲,等我從米蘭回來,我們再商量推廣的事情。”
對於自己的歌曲,許輝還是很重視的。
“對了,許總,跟拍的攝影師已經找好了…”
許輝點了點頭,面無表情。
說出去有點丟人,其實大部分國內所謂的參加時裝週,除了個別幾個是因為品牌邀請,大部分都是去蹭曝光度而已。
即使那幾個受到品牌邀請的明星們,也有自己專屬的跟拍團隊。
沒有跟拍的攝影師,怎麼往國內發通稿?不發通稿,怎麼證明自己去過米蘭?
這一切都是範小胖的起得頭。
許輝雖然很鄙視這種行為,但他現在還身兼偶像的職業,所以,沒辦法,只能照做。
還是因為咖位不夠,像好萊塢的那些影后們參加一次時裝週,有的是媒體報道,我們呢,只能自己出通稿。
所以,看到的擺拍最多的就是酒店走廊還有上下飛機…
“還有,許總,我們是不是應該再籤幾個人?小霜現在的發展勢頭蠻不錯的…”
“…再說吧。”
許輝猶豫了一下,沒有回答許亮這個問題。
暫時來說,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室還是不要太出挑的好,低調為主。
“許總,你上次提到的《愛情公寓》的專案,我們拿下了,可是…”
許輝工作室在兩筆資金的注入下,算是有資本參與電影、電視劇的投資製作了。
可惜,錢還是太少了,僅剩下不足兩千萬的流動資金,需要留下二分之一用做正常開支,也就是說能動用的資金數量不超過1000萬。
這點錢倒是可以製作幾部文藝片,不過這年頭是個人都知道拍文藝片除了各種揭露社會現實出國賣慘有可能賺的錢外,再也沒有別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