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生於1984筆趣閣> 第四十四章 滬上宣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滬上宣傳 (1 / 2)

口碑,是觀眾的呼聲,對於一部商業片來說,口碑越好,後期票房相應就會越高。

畢竟這玩意跟院線排片直接掛鉤。

張一謀之所以能用一部《英雄》拿下了逆天的票房,前期文藝片積攢下的口碑功不可沒;同樣在圈子裡有口皆碑的還有馮曉鋼的賀歲片、姜紋的電影,就連《無極》之前的陳愷哥那也是靠口碑打天下。

兩天時間拿下了接近4000萬的票房,現在,他想要的是《繡春刀》的口碑。

還行,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線下的一般觀眾對於《繡春刀》的評價都不低。

豆瓣評分達到了8分,很少有國產電影有這麼高的分數,水軍的力量功不可沒!

老實說,《繡春刀》的票房突然爆發,震驚了圈內的大部分電影人,其中自然包含那些導演和媒體們。

研究了好幾遍,也沒發覺《繡春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就是一部完整的商業片而已,跟十幾年前的HK動過片沒得比。

搞不懂一部算不上經典的武俠類動作電影為什麼會拿下這麼高的票房,關鍵口碑還很好!

媒體們可不管導演們的鬱悶,在華藝的可以引導下,《繡春刀》已經成了年度大黑馬,許輝也成了最閃亮的那顆新人導演。

網上有一堆的網站立刻把一堆頭銜安在了他身上,什麼‘鬼才導演’、‘天才導演’之類的。

四大入口網站對許輝的評價也很高,尤其是跟華藝一直眉來眼去的騰尋直接給許輝安了個‘商業電影新的領導者’的稱呼,真不怕許輝就此一蹶不振!

最憋屈的要屬於臺彎HK的那幫媒體了,才諷刺完許輝的不自量力,結果《繡春刀》的票房成績狠狠甩了他們一臉。

只能指望《赤壁》能給力點。

對了,《繡春刀》沒有在臺彎、HK上映,這玩意是內地導演,內地電影人拍攝的內地片,要想在臺彎還有HK上映,需要發行部門的溝通。

其實那些年大陸的導演們喜歡用HK、臺彎的演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國內市場實在不景氣,他們需要這兩塊地方。

很多電影的內地票房甚至比不上HK本埠的票房成績!

這也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很多品質不錯的電影只能找HK演員或者臺彎演員當主角,更要命的,觀眾和投資方也認可了!

所以去年《投名狀》和《集結號》同期上映的時候,大部分人比較看好前者的票房表現力。

《繡春刀》沒有任何當紅的港星參演,那幫臺彎、HK媒體鬧不明白這樣的電影為什麼會爆發這麼強大的能量。

要知道劉天王的《三國志見龍卸甲》首日票房也才900萬,總票房堪堪過了6000萬,眼瞅著《繡春刀》就要超過這個票房成績了!

滬上,《繡春刀》媒體見面會,不少記者都提到了這個問題。

“可能會因為大家對我這個新人導演比較好奇吧,所以他們想到電影院鑑別一下。”

許輝總不能說因為哥們粉絲多,所以電影票房高,那樣也太裝逼了。

“許導,您扮演的丁修很受大家的歡迎,有想過單獨拍攝一部有關丁修的電影嗎?”

“其實《繡春刀》這樣的題材可供拍攝的特別多,我目前的拍攝計劃就有第二部、第三部,不過都是關於沈煉的,如果大家喜歡的話,我肯定會單獨拍攝有關丁修的電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