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懸浮在空中的小三,劉丹清搖了搖頭,說道:“這家夥老飄在那裡,怎麼看怎麼像幽靈,還礙手礙腳的,算了,我先給他做個機庫吧。”
說是機庫,劉丹清其實也就是在牆上挖了一個小格子,將小三放了進去,攝像頭則對著那張雪床。
“現在,我要來鋪床了,用的依然是我們的狼皮褥子,現在我是充分感受到以前的北方人為什麼如此鐘愛它了,保暖效能實在是好。”
“對了,這裡還有一個知識點,就是雪床。可能會有觀眾認為我搭建雪床是多呲一舉,或者是追求浪漫,其實都不是。”
“在一個小空間內,濕冷空氣總是會下沉,而暖空氣則會上浮,所以我才會多花一些時間和體力來製作這一張雪床,這會讓我們離開最濕冷的位置。”
“現在我把我們的揹包堵在洞口,在用雪堵住縫隙,雪屋裡面就形成了一個小空間,冷空氣下沉,暖空氣上升。”
“這裡還有一個注意點,就是洞口必須留上一點點縫隙,以確保雪屋內有著充足的氧氣,否則,這麼小的空間,空氣中的氧分很快就會被我們消耗一空,雪的密封效能還是非常好的。”
伸手到熊皮大衣裡面,掏出放在口袋裡面的肉幹和水,劉丹清分了一些給蕭薇薇。
“微微,吃完飯了,小三,開燈,照著屋頂,我現在要用手機了。”
小三開啟機頭上面的小型探照燈,照在雪屋的屋頂中間,經過無數次的反射,使得小小的空間內部明亮溫馨。
劉丹清將自己手機的電筒模式關掉,開啟了直播間,邊吃邊和觀眾互動起來。
蕭薇薇用力地咀嚼著口中的烤肉,並努力地將之嚥了下去,問道:“清清,在雪山上就沒辦法生火嗎?這烤肉雖然還是有點溫熱,但總是嚼不爛。”
劉丹清同樣很努力地將一口烤肉嚥了下去,回答道:“在這裡肯定是沒辦法的,我們沒有足夠的柴火,如果是在針葉林裡面,倒還是能夠想想辦法的。”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好像學過,愛斯基摩人會在雪屋裡面生火,我們這個不行麼”
“當然不行了,愛斯基摩人的雪屋是用雪磚或者冰磚搭建而成的,空間比較大,並且他們也會撘爐子,如果直接點個篝火,屋頂也會被融化。”
“對了微微,晚飯吃好了吧?”
“好了呀。”
“那你唱一首《et it go》吧,比較應景,我也喜歡聽。”
“好的。”
“et it go ,et it go ,cant hod back anyore……”
這一晚,兩人終於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
身處雪山之上,掠食者本來就少,還有著雪屋作為屏障,安全非常有保障。
所以難得的,劉丹清蕭薇薇和觀眾說了再見,關閉了直播間。
這短時間兩人也是積累的不少的疲勞,所以都是一覺睡到大天亮,睡足了八個小時。
簡單的吃了些早飯,兩人推開揹包,鑽出雪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