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年前。
大雪紛飛, 寒風刺骨。
過完這個冰季, 明年融雪, 蒙焰就有資格回獅部族去爭奪頭獅了。他在考慮著要不要回去爭奪頭獅之位。
獅部族有規定, 所有離開獅部族、在外面存活五年的獅獸人即可回來參與頭獅爭奪之戰,最後成為頭獅者即可留在獅部族裡, 失敗者則不是死亡,就是繼續在外面流浪。
不僅是蒙焰, 幾乎大部分到了一定年紀的獅獸人都很討厭這個規定。因為獅獸人一旦到達一定年紀就必須要離開獅部族, 給年輕的後輩讓出位置, 並且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再回來,能回來的只有下一任頭獅。因此, 為了能留在獅部族, 結束流浪的日子,每年的融雪都會有幾十個流浪獅獸人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只為搶奪那一個位置, 其究竟有多慘烈可想而知。
但是這條規定卻一直都沒有廢掉。
當初之所以會産生這條規定,目的是為了減緩獅群狩獵壓力, 增大生存率。每個部族都是從食物匱乏的時代逐漸走到現在的食物富足, 獅部族也不例外。
由於一個獸人的食量就相當於好幾個非獸人的食量, 假設每次獅群狩獵回來的食物數量一定,獅群中每多一個獸人,就有幾個非獸人要餓著肚子。若是再多幾個獸人,那麼整個獅群的非獸人都得挨餓。除非每次帶更多的食物回來。這無形之中就給獅群帶來了狩獵壓力。
而且,因為一個地區內的食物數量有限, 所以並不是獸人的數量越多,獵回來的食物就越多。食物鏈中各部分總是要維持著一定的比例,該生態才能保持平衡的,而過渡狩獵會破壞平衡。
因此,為了保證一年到頭都有充足的食物來源,獅群裡的獸人就不能超過一個數目,因此多餘的獸人只能離開,到其他更遠的地方去生活,否則就會影響到部族的生存。
為了部族能夠延續,獅獸人們對於離開這件事其實是不在意的,他們在意的只是部族不允許帶走他們的伴侶。不同於曾經的巫師時代,因為那對獸人來說的輝煌時代,對非獸人而言卻是最黑暗的。當時非獸人就像是獸人的奴隸和工具一樣。不過後來,趁著獸人因為對付獸神而付出慘痛的代價之際,不甘屈於壓迫的非獸人聯合起來對獸人發動了鬥爭。
過程就不詳細說明瞭。不管怎麼樣,失去力量的獸人還是強於非獸人,結果就是在這場獸人與非獸人之戰中,非獸人死傷大半,剩下一部分逃往森林深處,一部分留了下來。而留下來的這部分因為數量稀少,為了部族的延續,他們的地位大大提高,成為各部族重點保護物件。因此這些離開部族的獅獸人就只能做後半生的獨行俠。
盡管發展到現在,各部族獸人和非獸人之間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平衡,甚至,出現非獸人多於獸人的情況。但非獸人對於有些部族來說依舊是珍貴的存在。失去一兩個可以,但是絕對不能出現大批的流失。若是每個將要離開獅部族的獸人都帶走一個非獸人,且不論離開了部族的非獸人能不能活下去,單論部族裡的,幾年之後還剩多少個?
這是蒙火的想法。
然而當時的頭獅不這樣想。他覺得,離開的獅獸人帶著非獸人結伴到新的地方生活,順利的話幾年後就形成了一個獅群的雛形。接著,一個獅群、兩個獅群……數年後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獅部族。
這樣就有了兩個獅部族。獅部族就不會滅亡。
於是,一個保守派,一個自由派,蒙火和當時的頭獅産生了分歧。作為獅部族最後一個祭司,蒙火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於是,他找到了年紀最小、但卻最有潛力的蒙焰,替他除掉了任何有威脅的獅獸人,扶持他當上了獅部族的頭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