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眼前的不是太子,而是純粹的師生關係,楊安會狠狠一記爆慄敲在學生的榆木腦袋上。
“太子眼中的熱鬧,在陛下眼中是禮儀。百官們覲見殿下的禮儀,如果排場超過朝賀當今陛下,那就是僭越之禮!”
“當今陛下,英明而多疑,如果殿下今天真的大模大樣,更衣奏樂的去見百官,太子之位恐不穩矣!”
“真的有這麼嚴重?”太子瞪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睛,狐疑地看向楊安。
“我的太子殿下啊……”
楊安此刻,連死的心都有了。
這個太子,身處政治漩渦,別說時刻繃緊政治的那根弦了,
他壓根就沒有政治那根弦!
儘管太子楊勇,駑鈍懵懂,可楊安必須得冒著被太子疏遠的風險,盡全力去阻止太子的不合禮儀。
如果放任太子奏樂更衣,坐在東宮中,接受文武百官的賀。那麼這個訊息很快就會傳到獨孤皇后那裡,
獨孤皇后本來就對太子遠妻近妾不滿,聽到這個訊息一定會添油加醋地說給隋文帝聽。
聽完獨孤皇后吹的枕邊風,別說隋文帝了,普通人都難免會想:百官們不像話,像朝賀天子一樣朝賀太子,可太子更不像話,居然敢坦然接受?
而且排場弄得比百官朝賀皇帝還要大,又是奏樂,又是鮮衣的,都弄啥呢?
隋文帝楊堅本就猜忌心重,他會想得更深:太子眼裡還有沒有自己這個父皇?自己還沒有死呢,太子就急著當皇帝了?難道太子巴不得自己早死,早點登上皇位?又或者說,太子早就陰謀篡位,只是一不小心露出了狐狸尾巴?
隋文帝這麼一猜忌,太子之位就危險了。
這可不是楊安想象而已,而是史料記載中真實發生的。
所以,楊安儘管還沒有獲得太子對他的充分信任,
但面臨如此緊急關頭,也只能不惜一切代價,去阻止整件事的發生了。
東宮正門,大門緊閉。
門口一左一右,站著兩名守衛軍士。
門前的空地上,正有上百名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在冬至這個節日,在朝賀過當今陛下後,又齊齊來覲見太子。
百官們以衣服顏色為別,三品以上紫色,四品五品硃紅色,六品七品綠色,八品九品青色,各自成團,或相互噓寒問暖,或相互抱拳作揖。
不過片刻的功夫,“吱呀”一聲,正門開了個小縫,從門內出來一個太監,在臺階上站定。
按照往年規矩,太監會笑著客客氣氣地,傳太子旨令,請諸位大臣文武百官入內覲見太子。
可今年,沒見著太監客氣,更沒有笑,而是板著個臉。
只見這太監站直身軀,尖著嗓子道:
“傳太子旨令:禮有等差,君臣不雜。本太子雖居上嗣,但義兼臣子,諸大臣聚眾而來,恐有傷禮儀,本太子深以為愧,還請諸大臣散去。”
傳完太子旨令後,這太監也不看臺階下眾人的反應,掉頭回入門內,大門重新關上。
大門重新緊閉,大臣們早已議論紛紛。
“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