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將母親送回少師府後,天色已黑,但他沒有絲毫停留,帶著趙七又趕到了東宮。
太子妃正和太子在一起你儂我儂,見楊安這麼晚還趕來,必有要事,藉故便要離開,卻被楊安喊住了。
因為楊安所說的事情,還要藉助太子妃去化解。
隨後,楊安便將今日的事情告知了太子和太子妃,從春桃報信到硬闖楊府,到最後與楊素撕破臉皮,都詳細說了一遍。
太子聽完楊安的敘述,倒吸一口冷氣:“你確定楊素早已真的投靠楊廣?”
“下官確定。”楊安肯定道。
“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太子考慮了一下,“也許楊素真的不知情,這些事都是他手下人做的?”
聽到太子的分析,楊安忽然意識到一點:自己會不會因為不齒楊素為人,先入為主錯將楊素助推到楊廣那邊?
可跟著楊安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就算楊素不知情,他手下人都被收買了,投靠晉王不過是遲早的事。”
“前次下官拜訪楊素,他根本就沒有把我放在眼裡,這次更是和我徹底決裂,說要到陛下面前告我。”
“以他的性格,絕對不會說說而已。所以下官連夜來找太子和太子妃相助。”
“你要我們如何幫你?”
“下官想請太子和太子妃,分別從皇上和皇后那邊,同時為下官說明實情,據理力爭即可。”
隨後,楊安和太子夫妻二人詳細說了應對楊素的方法和策略。
這天晚上,楊安和趙七回去得很晚。
第二天,一向很少早朝的太子,罕見地一大早便趕到皇宮,和文武百官們一起等候早朝開始。
楊素雖然被免官,但因為爵位還在,而且隋文帝最近正在研究如何攻打陳朝,所以特許楊素上朝。
果然不出楊安所料,在前面幾個大臣上奏了幾件重要的事情之後,楊素便站了出來,說要告太子少師楊安,乘他不在府中硬闖楊府,並打傷護衛十多人,請陛下依《開皇律》治楊安之罪。
楊素說整件事的時候,當然是添油加醋極盡誇張之事。說得越嚴重,越容易扳倒楊安。
於是,揚安在楊素口中成了仗勢欺人的勢利小人。他在任御史時,楊安曲意逢迎,阿諛奉承;他被免官後,楊安落井下石、狗眼看人。
總之把楊安貶得一無是處,對上諂媚逢迎,對下無法無天、壞事做盡。
如果隋文帝是一個昏君,很可能就信了楊素的說辭。
但隋文帝並不是一個偏聽偏信的皇帝,知道楊安這麼做定然事出有因,於是追問事情的起因。
此時早已等候多時的太子站了出來,將整件事的發生過程原原本本、沒有任何添油加醋的重新講述了一遍,並著重指出兩點:
一,楊安此前被人刺殺,隋文帝也是知道的,但一直沒有找到線索,此時在楊素的府中發現線索,事出有因;
二,楊安帶人去楊府,是聽說母親被關在裡面,害怕母親有危險。而事後證明,楊安的母親確實是從楊府裡救出來,楊安是出於孝心才硬闖的楊府。僅僅從孝心這方面來考慮,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