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時代方洲> 第一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 (1 / 3)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在西北這片土地上,巍巍崑崙山如同擎天之脊,靈源浩『蕩』而出,輻『射』著四極八荒。

一支奔騰的靈源一路向西,蜿蜒起伏又斜向東南,地氣激『蕩』,一條條平行的巨嶺高高隆起,如同一條條巨龍劃過,為這片戈壁、沙漠與黃土高原糾葛的荒寂之地帶來了生命的靈光。

這就是祁連山脈,承接著崑崙山系之地脈走勢,西接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東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陰山相連,綿延上千公里。

祁連山脈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託來山、託來南山等諸多大山。

高『插』天際的山峰層巒疊嶂,皚皚白雪終年不化,山間谷地、河流、湖泊、草原交相輝印,構築起生命樂園,人間淨土。

從煌城機場出來,提前到達的北局基地四名特戰隊員,駕駛著兩輛軍用越野車將方知舟、李尋秋、左雨晴三人接到了市區。

然後在左雨晴的提議下,簡單遊覽了半天,休整一夜後乘西局提供的直升機直奔祁連山脈的起源,當金山口。

對於方知舟來說,對於煌城這樣的歷史文化名城,還是頗有興致的,不僅在識海里建立了地理模型,更興致勃勃地跟著導遊走馬觀花地實地參觀了一遍。

這樣的方式,也是在不斷完善主腦裡物質界的實景地圖。如果有時間,方知舟還真想把這片土地用自己的雙腳來丈量一遍!

翌日,眾人到達軍事基地,開始了祁連山脈勘察之行。七人背上碩大的行軍揹包,踏上武裝直升機,飛向當金山埡口。

根據衛星地圖的分析,李尋秋設計了一條字交錯的勘察路線,直升機負責循著設計好的三百三十七個地點進行接應。

植被稀疏的當金山顯得灰撲撲的,陡峻的山勢,破碎的巖體,就像一隻猙獰的巨獸。

順著崑崙山餘脈延伸的阿爾金山,經由當金山接續祁連山脈。

直達當金山埡口的方知舟在李尋秋的指引下,在感知的透視之下,構建地理模型,梳理源頭,探測地脈走向

然後用這些結果,與李尋秋的地理推測進行驗證,再反過來重新修正推測的資料。

修正了源頭,確定了方向,一行人開始按設定點進行勘察。一些高山絕頂可以透過直升機直接抵達,但絕大多數深谷絕地,卻是需要用雙腿去丈量。

不過隨行的特戰隊員,一名六級武者,三名五級者,在這樣的地域也能夠如履平地,並不算太難。

如果沒有超強感知作為依仗,這種勘察需要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將是成百上千倍的提高,更別提深入地下近十公里的詳細探測。

往往一個探測點只是讓方知舟駐留一會兒,但覆蓋的範圍卻是方圓近二十公里的廣茂之地。

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風刺骨。祁連山上,每一座山峰本就顯得氣勢雄偉,更被人稱是“石骨崢嶸,鳥道盤錯”。

這些由冰雪和石頭凝成的奇形怪狀、稜角分明的脈脊,山連山、嶺連嶺,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是千山萬嶺山的海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