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 (1 / 2)

反問之時,崇禎忽然淡淡一笑,噎得周道登說不出話來,不等他做出進一步地回應,卻見崇禎朗聲繼續說道:“朕覺得,這已經不少了,八股文就佔了總分值的一半,可是明法和明算的總和。”

“就算是在朝廷之中,七部有吏、戶、禮、兵、刑、工、商,和儒家有關的也就是禮部,也就佔七分之一,相比於而言,這都佔了一半,難道還少嗎?”

“何況,朕還未將其他衙門計算在內,否則的話,儒家所佔的比例將會更低,天下的讀書人還有什麼好埋怨的?有什麼好不滿的?”

語速越來越快,氣勢越來強,使得周道登根本就沒有開口的機會。

雖是歪道理,雖是在強詞奪理,雖是在偷換概念,卻也說得周道登啞口無言,更加不知道如何反駁了,最終只能心裡長嘆一聲,也就閉口不言了。

就在這個時候,崇禎就像是川劇中的變臉一般,臉上的那股淡淡的笑意變得是那麼的神秘,充滿意味深長的味道,看到周道登不接話,話風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對了,周閣老,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讀書人要想獲得生員這個稱謂,就先必須進入各省的郡學,也稱之為儒學,而要想獲得生員的這個資格,就必須先參加一個入學考試,也就是童試。”

周道登的眉頭皺得更深了,雖只是寥寥幾句話,卻已經明白了崇禎的意思,無非是含沙射影,一種暗示,要想獲得生員的資格,要想參加科舉,就必須先透過儒學的這一關。

也就是說,不管科舉的內容如何調整,有著怎樣的改變,都有著儒學在最前方把關,把守著進入科舉的通行證,沒有儒學的這塊敲門磚,根本就無法進入科舉。

畢竟,雖然是叫作“童試”,有一個“童”字,卻並不代表參加考試者都是稚子或十幾歲的少年,其中並不乏斑斑白髮的老翁。

因此,崇禎的意思也就很明顯了,這是想將郡學的門檻降低,使得儒學失去這一敲門磚的作用。

儘管猜到了對方的心思,習慣使然,亦或是為臣者的一種覺悟,周道登還是佯裝不知的問道:“皇上,那您的意思是....?”

“意思很簡單,從明年開始,童試也納入科舉微調的範圍之內,並也採取分數制,但明算和明法的考題,要更加的淺顯易懂,更加的基礎,不僅如此,還要由原來的三年兩次童試,改為一年一次童試......”

這一刻,周道登早就驚訝地嘴巴張的大大的,一副難以置信之色,震驚的不只是崇禎將科舉微調和分數制推廣到童試,還有著將明算與明法的考題難度降低,只要總分達到三百六十分,就獲得了生員資格,可以進入相應省份兒的府學、州學和縣學。

因此,這也就意味著,最多三年,大明的生員將會氾濫成災,俗稱的秀才,將會變得一文不值,成為大街貨。

畢竟,總分有六百分,明法和明算就佔了一半,皇上又是這樣的命令要求,雖不是送分題,但也相差不多,考個二百六十分以上的成績,還不是多大的問題。

說白一點,像明法和明算,考得都是基礎題,幾乎等同於死記硬背,只要背下來了,沒有疏忽和大意,考個滿分都有可能,與送分何異?

至於剩下的儒學考題,雖然獨佔著半壁江山,依舊決定著讀書人能否透過童試,然而,考試採取分數制,不再像以前那般分一等、二等、三等之類的,只錄取前兩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