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唐,讀書人進士及第後有三大盛會,曲江遊宴,慈恩塔題名,然後月燈閣打場馬球賽。
所以古唐沒有手無縛雞之力計程車人,全是一等一的帥哥,能文又能武。這股風氣延續下來,世人對於“才子”的要求,還是有上馬能打球……
“好期待看到飛鳴打球的英姿啊!”
一個訊息,讓王鳴之吧的吧友們沸騰了!
王鳴之將代表巴西電視臺出戰蜀眼碗!不管是女慕徒,還是男慕徒,激動,終於等到了。
“猜猜飛鳴可以打進幾球?”望海的貓開貼說,大夥兒紛紛回覆,有說三球,有說五球,就沒有說不進球的,都把他看作是年輕版玄宗。
“看看他的身材曲線,就知道是常打球的。”老烏鴉分析說,“蜀眼碗只是電視臺員工間的比賽,有些老領導也會參賽,飛鳴年輕力壯,絕對是佔盡優勢。如果他不是守門員,看好至少兩球。”
老烏鴉的信心來源於飛鳴驚人的射箭水平,他有此心此力,馬球肯定不差。
至於重新學騎馬?那應該是一種高深境界。
這個訊息也使劍南媒體們轟動,今年蜀眼碗要精彩了,復仇之戰!週日快點來吧!
……
《靈談鬼笑》因為立冬特別節目停播一晚,王鳴之為了好好認識馬球,說走就走坐高鐵到了錦城,再前往“劍門球場”。——錦城馱馬隊的主場,週日的蜀眼碗也定在這裡打,而今晚有一場馱馬隊對陣范陽有熊隊的聯賽。
到了劍門球場,王鳴之買了張死貴的黃牛票,距離開賽還早,就去球場的一家用品商店瞧瞧。
“歡迎光臨。”門口的金髮胡女侍應笑說。
“嗯。”王鳴之不想被人認出,匆匆走進了店鋪,只見一排排貨架上琳琅滿目,隊旗、球衣、球杖等都有,顧客們在走動挑選。他先來到了馬球的貨架前。
那邊世界歐美有句話叫“有錢人打高爾夫,貴族打馬球。”除了是個定位問題,也因為培植比賽馬的費用高昂。在這邊,比賽馬也是超貴的,但業餘有業餘的打法,騎頭驢還能打驢鞠呢。
像蜀眼碗這種業餘碗賽,一般是向馬場租借些普通賽級馬來進行比賽。
但天見尤憐,王鳴之現在才第一次摸著馬球!
都是馬球,兩邊世界的不一樣。那邊的是英國人從印度學到帶回歐洲搞的,國內自己的又沒了,還得從西方引進。而這邊的是大唐一路傳承發展下來。
“好球。”王鳴之掂了掂手中的紅色木球,直徑10厘米左右,與拳頭差不多,貨架上還有其它顏色,木質、塑膠、充氣等的材質都有。
正式馬球賽用的是木質球,以輕質而且有韌性的木材製作,中間鏤空。
把玩了一會,王鳴之將這顆馬球放回貨架,再走向旁邊的球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