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十四 (2 / 3)

再度趕到外科病房時,礦黨委書記湯平正在劉存義病床前坐著,和劉存義談工作,孫成偉一進門,兩人都不說話了。

劉存義問:“大偉,又有什麼事?”

孫成偉說:“給兩孩子起啥名呀?成蕙讓問你。”

劉存義想了想,脫口道:“一個叫自然,一個叫困難吧!”

孫成偉一聽就樂了:“好,好,這兩個名字挺好。”

湯平怔了怔,忍不住插上來道:“老劉,你看看你,又胡來了吧?怪不得白人傑同志老給你提意見!你說這起的叫什麼名呀?啊?”

劉存義一本正經,根本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哎,湯書記,我幾個孩子都是這麼起的名。大兒子生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時,就叫援朝;大女兒生在抗美援朝勝利時,就叫勝利;一九五六年***,二兒子就叫躍進;如今自然災害,困難時期,當然就是自然、困難了!又沒叫災害什麼的,誰會提意見?!”

湯平嘆了口氣:“自然災害和困難時期都會過去,這名字還是不太好嘛!”

劉存義挺固執,堅持著:“我看挺好,我們共和國既然有這麼個困難時期,我就得叫孩子們記住這個困難時期。等他們長大了以後,再回頭看看會知道:一九六一年他們的爹媽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拼命的!”

湯平苦苦一笑:“這……這倒也有點道理!好吧,老劉,就讓我們一起祝願這兩個出生在困難時期的孩子吧,願他們未來的生活幸福美好!”

湯平的祝願當時讓孫成偉心裡暗暗發笑,在一九六一年初春的那個上午,孫成偉根本不相信劉自然、劉困難這一對雙胞胎的未來會有什麼幸福生活。他怎麼也想不到,湯平的祝願竟真的實現了,這位在孃胎裡就營養不良的劉困難同志長大後竟發了大財,還包辦了他的婚姻,整整折騰了他二十年。所以,在歲暮晚年,每當被自己的這個外甥女折騰得頭暈腦漲之際,孫成偉總要把話頭拉到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一年,孫成偉要對付的是孩子們的一日三餐。劉存義和孫成蕙住院,母親鄒招娣在醫院既要照顧早產的女兒,又要照顧受傷的女婿,孫成偉只得充當起孩子們的臨時總管。

這總管剛上任就出了亂子——頭一天做飯,孫成偉便把家裡僅有的半油瓶油全倒進鍋裡,將一個個摻和著一半榆樹皮粉的米粉餅下到油鍋裡炸。

躍進那時不到三歲,看著油鍋直嗅鼻子:“舅舅,好香呀,你做什麼菜?”

孫成偉很得意:“不是菜,是油炸餈粑,沒吃過吧?”

躍進嚥著口水說:“沒吃過。”

孫成偉撈出一塊炸好的餈粑,遞給躍進:“給,躍進,你先嚐一個。”

躍進咬了一口便說:“哎呀,舅舅,真好吃,媽媽從來不給我們做!”

孫成偉更得意了,一邊炸著餈粑,一邊說:“以後舅舅天天給你們做。躍進呀,你可不知道,舅舅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什麼名菜都吃過。這次還是可惜呀,要是用糯米粉做就更好吃了,能把你的一口小牙都粘掉!”

援朝、勝利、盼盼放學回家後,看到餈粑,個個高興起來,吃得無比瘋狂。

孫成偉自己一點沒吃,只問:“同志們,舅舅的手藝怎麼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