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三杯兩盞殘淡酒……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怎一個愁字了得?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胸中有千千愁,眸中有萬萬恨,此刻盡在筆尖,在這宣紙之上暈染開來。
千愁萬緒,一聲嗚咽:
山河破碎,故人永不忘!
……
……
“這……這是什麼?”
此時此刻,就連董黎都嚇趴下了。
因為。
此刻,葉玄的書法竟然不同於世間任何一個派別的書法。
我們知道,書法一道帶有強烈各人風格的作品,我們通常冠以“什麼體”。
比如顏真卿的書法叫做顏體!柳公權的書法稱為柳體。
近代,敢稱體的也就是毛體,豪放逸達,不拘一格。
但是葉玄的書法不單單是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不能用“葉體”來讚譽。
他之風格,不是草篆,絕非行楷,更不是隸書,竟然是三千年不曾聞之奇書!
自成一派!!
“這書法竟然感覺帶了一層仙氣,浩浩乎不可直視,每一個筆畫均玄妙難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然而,這似乎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越來越多的人被葉玄的書法吸引,
細看之下,只覺得一腔惆悵,滿腹心事,悲悲切切,竟然不能自抑。
甚至有的人已經放聲大哭起來。
座中泣下誰最多,董老先生青衫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