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面大規模發配人員,王寧安一下子輕松多了,在朝沒有那麼多老臣添亂,地方上的官吏也都戰戰兢兢,唯恐被趕出去。
王寧安終於有了功夫,開始調整吏治,上一次在趙大叔的支援下,精簡了兩京的衙門,裁掉了一萬多官員。
可地方的官吏還沒有觸碰,這次也需要調整了。
首先,王寧安將一批在地方上幹的不錯的官吏調入京城,打通京官和外官的升遷渠道,接著又把一批經年的老吏,外放做官,又打破了官和吏的界限。
接下來,就是降低科舉的門檻,逐漸放棄單純靠著文章取士,然後增加錄取比例,正好明年是趙曙大婚,可以大開恩科,招攬人才。
整個吏治都要徹底重新整理,王寧安是幹勁十足,他現在雖然不是在白紙上仁義塗抹,但是看到什麼不順眼的,直接往外面發配,當真是隨心所欲,權勢滔天。
他做得舒心,也有人更加舒心,那就是狄青!
作為一個北方人,狄青並沒有多少暈船的表現,當年征討儂智高的時候,狄青就下過功夫,研究水戰,還在船上待了幾個月。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無心之舉,居然是給今天做準備的。
經過海上航行,狄青在蘇州登陸了。
此蘇州不是彼蘇州,而是原來遼國的蘇州,位於遼東半島的南端,氣候宜人,風景如畫,倒真是有點海上天堂的味道。
更令狄青意外的是在碼頭周圍,有不少店鋪,做生意的都是大宋的商人,衣著打扮,言談話語,都令人頗為親切。
狄青興奮之下,找了一個攤位坐下,和幾個親衛一起,一共點了八碗湯面。
等了沒多大一會兒,就有人把面條送上來。
臉盆大小的碗,爽滑的面條,上好的養骨湯,澆頭足,還備了許多大蒜。狄青和親衛們一見,都是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吃起來。
面條入口,滾燙勁道,湯汁濃鬱香醇,渾身的汗毛孔都開啟了。
一個字:爽!
“真是想不到,在這種地方,還能嘗到地道的麵食,難得,難得啊!”狄青大聲贊嘆。
這時候,才有一個獨眼的中年人,看起來三十來歲,身形很是矯健,他到了狄青的面前,突然單膝點地。
“屬下週峰,拜見狄帥!”
“周峰!”
狄青愣了一下,仔細打量,突然驚得站起來,伸手把他拉起來了。
“你就是那個周峰?”
周峰憨笑著點頭,“叫周峰的人不少,不過屬下應該就是您說的那個周峰!”
狄青一下子高興起來,急忙拉著他坐下,那幾個親衛之中,居然也有認識他的,大嘆他鄉遇故知,那個親密的勁兒就不用形容了。
周峰很是謙遜,他把自己的情況說了,當年在橫山一戰,他是立過功的,和大家夥並肩作戰,後來因為案子卷進去,差點丟了命。
再後來,就被赦免,發配到了渤海。
他把大體的情況介紹了一番。
狄青很是感嘆,“不管怎麼說,人沒事就好,只要是個漢子,在哪裡都一樣,你瞧,我們這不也出來討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