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個談了很久,在狗牙兒的印象裡,似乎是最長的一次,他仔細聽著老爹的每一句話,用心琢磨著,漸漸地,他終於覺得自己開始瞭解父親了。
說來慚愧,這麼多年,他都沒有真正認識父親,包括文彥博在內,他看到的東西都太表面了。
王寧安既不是個理想主義者,也不是現實主義者,他信奉的是行動主義……更準確說,王寧安有點工程師的嚴謹性格和務實作風。
從他一路走來的軌跡,就能看得出來。
當初文官一家獨大,傳統士人把持朝廷,國政越發保守,理學思想出現了端倪,一片死氣沉沉……王寧安果斷站在了武夫一邊,聯合皇權,擊敗了傳統計程車紳集團。
王寧安不是不瞭解武人壯大,皇權壯大,金權壯大的可怕後果……但是為了除掉最主要的敵人,必須聯合一切值得聯合的力量。
等到舊的勢力瓦解,朝局出現混亂的時候,王寧安又推出了議政會議,保住變法成果……而隨著議政會議和地方勢力勾結,越發變味的時候,王寧安再度強力肅貪,把刀子又砍向了這些人。
“爹,我覺得你從來沒有把自己和任何一個集團綁在一起……他們似乎都是你手上的玩具,爹!”狗牙兒眼睛冒光,無比崇拜,簡直成了小迷弟。
“爹!你太厲害了!”
狗牙兒由衷贊嘆,激動得手舞足蹈,彷彿下一秒就要掏出紙筆,請求簽名了。
王寧安笑了笑,“你小子還是算了吧,這一次是你爹最沒有把握的一回……環顧朝堂,的確沒人能和你爹作對,但是正因為找不到具體的敵人,才變得更加兇險。”
王寧安頓了頓,“我讓你二弟去了錫蘭島,我預估如果有人添亂,會從天竺下手。”
放在以往,狗牙兒或許會有所懷疑,可是現在他只有用心思索。
漸漸地,狗牙兒也有所領悟。
所謂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大宋那麼大,哪裡是最好下手的地方?
本土不行,王寧安的實力龐大,分田之後,民望崇高,根基穩固,當然沒法下手……海外殖民地當中,天竺是最後拿下的,距離大宋最遠,控制能力最薄弱,加上人口眾多,民間潛力強大,想要扯旗造反,那是最容易的!
“爹,我懂了,我這就去天竺,誰要是想從天竺發難,我一定讓他們嘗到苦頭!”
“別忙!”
王寧安笑了笑,“天竺雖然是發難最容易的地方,但是卻是成功機率最低的。”
“這……這是為什麼?”
“你在天竺那麼長時間,還沒看明白嗎?天竺人信奉輪回,求來世不求今生,而且彼此之間,四分五裂,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你瞧著吧,天竺要是燃起烽火,用不了多少力量,就能擺平。”
既然那麼容易,為什麼還要上心?
狗牙兒覺得要跟上老爹的思路,實在是太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