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會議和其他的衙門最大的不同就是權力來源,不管是政事堂,還是都察院,六部,樞密院等等,全都是皇帝授權的。哪怕王寧安推動百官公推首相,也僅僅是強化了一下臣權,讓百官和皇帝取得一個平衡而已。
但是議政會議不同,所有議政卿,背後都有支援的力量,包括新政學會,也包括理學,他們是地方公推出來的,最後皇帝只是負責蓋個大印而已。
所以對於議政卿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百姓支援,還有他們背後的力量,皇權被排在了最後。
相比群臣,他們天生就是和皇帝作對的,只不過如今皇帝病了,他們的對手變成了太後,其實不管皇帝還是太後,本質都是皇權的一種。
老文不顧一張老臉,愣是擠進了新政學會,他對很多事情非常敏感,尤其是權力交替,他比所有人都清醒。
今天議政會議,無論如何,也要打敗曹太後,只要戰勝了曹太後,戰勝了皇權,從今往後,大宋的核心權力,就從皇宮轉移到了議政會議。
九重深宮,九五至尊,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議政會議完全能淩駕皇權至上。變法多年了,不管是王寧安,還是王安石,甚至已經死去的醉翁,還有範仲淹,等等人傑,都在一點點推動,大宋不斷變革進取。
偏偏最後臨門一腳,是他文相公完成的!
日後千秋史冊,他文彥博絕對要壓過王寧安,寫下最輝煌的一頁。
七十多年了,老文覺得活著輩子值了!
這就是他最巔峰的時刻,古往今來,沒有哪個臣子能達到他的高度!
想到這裡,老文激動到無以複加,精神振奮,絲毫沒有疲憊。他眼中閃著光,渾身上下,好像被一團火焰籠罩,鬥志昂揚,戰無不勝!
“太後,議政卿秉承百姓之託,秉承天下民心,老臣懇請太後,能順應民意,順天應人,立刻回宮!不要幹涉朝政,不要攪擾陛下養病!”
“太後!請回!”
老文用盡丹田氣,厲聲大吼!
跟在他身後的議政卿,以慕容為首,也一起附和。
“請太後回宮!”
“請太後回宮!”
……
百人齊吼,宛如雷霆!
曹太後的臉色慘白慘白,甚至籠罩了一層灰色,她怕了,真的怕了……她本以為自己是皇帝的娘,佔據大義名分,那些臣子再大膽,也不敢和她直接沖突,只要搶回了趙曙,她就可以操控一切。
其實曹太後也不知道她爭權之後,要做什麼。
說穿了,她就是想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