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凌霞宮、紫陽宮不再涉及朝廷之事,雖在後期建立無視功勳,卻沒有接受封賞,而是帶著自己門派的人安安心心的當自己的江湖人。
藍仙山因嫡系為恭王一脈,感念其功勞,景和帝特旨,允許保留朝廷和江湖的雙重身份,其後人若是承襲爵位,則不得承襲藍仙山掌門之位。也算是格外的開恩了。
根據戰功,以下大臣也都各自有了封賞。
前鎮國將軍雲霖,封鎮國公。
鬱志超軍功卓然,然出身江湖,隱瞞身份有罪,封神機侯,世襲罔替。
葉真保留恭王爵位,享郡王之尊。
葉樞封楚王,郡王爵位,世襲罔替。
陸子歌救治太后有功,兼後期征戰無數,軍功超然,封燕王,品階郡王,世襲罔替。
何世登封定國公,世襲罔替。
宋遠寧剿匪有功,封靖寧王,不可世襲。
先靖王宋遠文,功勞太多,下面詳述,追封靖親王,世襲罔替,其後代男子與太子同權,女子享公主之尊。九州若存,此禮不廢,乃九州唯一。
原屬四國的後裔也各自有了自己的身份。
原北蘇皇,封鎮北王,原北蘇太子百里暮深為世子。按照與皇后百里晴的約定,百年之內鎮北王皆可富貴安康。
原西司襄王、公主歐陽洛元,封襄陽郡主。許入朝為官,獨自婚配,婚姻大事不受任何人牽制。
原北蘇護國公第五瀚海,封晉陽侯。其子第五凌寒為世子,任職刑部。
至於原本南明有爵位的人,一律根據這些年的貢獻重新裁定。最安穩的還是溫國公鬱立群,保留原有爵位,世襲罔替。
宋遠文的功勞是不小,但同樣的他的錯誤也不少,誰都不認為他受得起這麼高的封賞,哪怕他已經死了,也不是他應得的。
誰知道在朝堂上,上官亦楓直接就發飆了,把桌子旁邊的一大堆奏摺、書信全都扔到地上,怒吼著讓所有有異議的大臣去看。
“告訴你們,沒有靖王就沒有今天的九州帝國!看完誰要是還不服,儘管上書,朕都接著!”
這是上官亦楓自當皇上,不,是自當太子以來第一次當眾暴走。
原本心中有多少話也被天子一怒給嚇回去了。戰戰兢兢的拿起奏摺、書信一看,是真的愣了,再無話可說。
上官亦楓上臺之後一直在不斷推出利國利民的新政策,而且基本都是切實可效,再怎麼困難也都推行下去了。結果他們發現這些都是好幾年前宋遠文寫給他的政策。
而至於推行過程中那些不順利的事情,都是宋遠文幫他利用自己的勢力暗中擺平的。如果說這個天下是由上官亦楓來治理的,那麼宋遠文就是他的第一智囊加打手。
緊接著,上官亦楓又發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