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入林中,一點猶豫都沒有,那四百人直接就退走,一百接應的人最後斷後離開。而在最後的最後的,則是宋遠文,那個看似最不負責任的人。
沒狂奔離開多遠,東越的糧草庫已經徹底的燒了起來,東越營地那邊也已經發現了動靜。
著火了之後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那肯定是救火,可是尉遲修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救火,而是追人。
雖然這樣的行為很反常,但劉繼釗領兵多年,自然很快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立即派出人馬去追尋敵人的蹤跡。
這些當領導的能明白過來,可士兵就沒這個覺悟了。他們想的就是,糧食被燒了,他們吃什麼啊。
東越的貴族是從來不缺糧食的,糧食短缺在他們的眼中不過是一件事情,需要解決的事情而已,從來都不知道真正糧食不夠吃是什麼樣的痛苦。可事情放在士兵中就不一樣了。
九州四國的軍隊都是很大一部分的都是窮苦百姓出身,為了家人能生活的好一點才選擇從軍,這個現象在東越更是如此。
別的國家貴族尚且願意去軍中積累功勳,為以後做準備。可是東越的貴族沒有人願意去軍中遭罪的,武不如文在東越格外的明顯,他們就算讀了萬千兵書也不願意去戰場上真正的實踐一下,所以東越軍中真正佔主導數量的人物就是平民。
東越的平民大部分都是糧食比較少的,天天吃海鮮不管是誰都受不了。在他們的眼中,糧食是最珍貴的東西,糧食沒了不先顧著糧食,那就是罪不可恕。
軍令不可違,可是東越的這幫子士兵心中已經出現了一些負面的想法,對他們這位神秘軍師的不滿。
那火發現的不是很及時,再怎麼救火都已經來不及了。而且宋遠文在裡面的時候特地和葉真一起在某些糧草堆上倒了些酒,結果那些就燒的特別旺盛,就算撲也撲不滅。
那滔天的火光,彷彿染紅了整片天,照亮了東越士兵臉上的絕望。那絢麗的紅色火光,就像是他們對未來的憧憬,一場火活活的燒光了未來。
東越最卻什麼,糧食。
戰爭最重要的是什麼,糧草。
平民最渴望的是什麼,充足的糧食。
東越實質上的信仰是什麼,藍仙山和糧食。
之前英王上官亦涯隨便動動手讓東越的糧食斷了,所造成的影響絕不是簡簡單單可以用語言形容的,差點就造成了東越全境範圍內的暴動。
而藍仙山一開始平價賣糧就一下子讓東越的百姓把他們推上了神壇。雖然藍仙山的存糧因此少了不少,但是因為此時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銀子,也贏得了民心。
糧食就是東越平民的全部,哪怕入了軍籍也是如此。
熊熊烈火燒了整整一個時辰在被撲滅,再多的糧食也已經被燒成了灰燼。好在宋遠文和葉真還算厚道,給他們留了差不多五天的糧食,總不至於讓這些可憐的東越士兵餓死。
可是這還是在東越引起了很大的動盪,劉繼釗都壓不住了,他感覺隨時會暴走啊。
劉繼釗、尉遲修傑:……
燒個糧草庫怎麼這麼多事啊,再調過來不就好了!
無論是東越還是南明,都低估了燒糧草這件事造成的影響了,居然會影響到東越的軍心的根本。
原本宋遠文和上官亦楓的想法就是燒掉他們的糧草,逼東越退兵。畢竟東越的情況大家都知道,燒了糧食,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像南明這樣從各地調來糧食,所以只要如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