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金陵的那一天,宋遠文是真的大跌眼鏡。原因無他,某位他沒想著能出征的人也來了。
當看到跟在參將大人葉真後面的那個年輕人的時候,無論是上官亦楓還是宋遠文都深切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上官亦楓的親兵都沒有官職,所穿衣物都是普通的冬裝,護具是簡單的鐵甲,很是簡單。恭王葉真是參將,是有官職的人,是有盔甲穿的,不過時間緊,也沒有再另外打製,穿的是他年輕時的那一身,算算年份得幾十年了。
跟在葉真身後的葉樞穿著和他父王一樣的鎧甲,不同的是更加的新,也更加的閃亮,只是比葉真的少了一些血腥的氣息。
本來是不希望葉樞來的,結果他還是在自家父王的勸說下出來了,不同的是他作為葉真的近衛而已。
要說這裡面誰最兩眼,當屬宋遠文抱著的那個小娃娃。萌萌的小正太,看上去無比的可愛,更是無比的吸引人眼球。好看是一方面,他的年齡才是真正驚人的,也就七八歲,上戰場,這是在搞笑嗎。
某魔王宋遠文懷中抱著的小孩子赫然就是來自渝州唐門輩分最高的某位祖宗,天選之人,唐宗偉。
帶孩子上戰場這種事,要不是上官亦楓脾氣好,估計太子殿下都要打人了。別說這孩子能不能添亂,單是他不添亂,刀劍無眼,傷到了他怎麼辦,這不是造孽嗎。
好在宋遠文在之前的勸說,並且立下了軍令狀,保證唐宗偉只會幫忙不會添亂,而且自己也會管好這個小祖宗的情況下,上官亦楓才對這件事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於是乎,宋遠文創造了出征史上的第一個先例,不到十歲的孩子上戰場,歡迎大家圍觀。
所有認識宋遠文的人:……
五百親兵是匆匆聚集起來的,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不過這裡面有一多半都是經過宋廷輝的訓練的,更是懂得軍陣的。
冷卻了很久的血液,在再一次踏上征程之後又沸騰了起來。不用上官亦楓這個主官說,原宋廷輝的親兵們主動而自發的擔任起來教導新兵的任務。
軍營是一個能夠建功立業的好地方,但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去的。之前是有宋廷輝把關,除非是特別好的,絕對不會放進去。而宋廷輝死了之後,就是有後臺有背景的能進去,這些在各世家貴族沒什麼地位的庶子根本沒有機會。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出頭的機會,他們可是真的拼命,就算沒有長官發話,也都非常積極的被老兵們訓。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混出個人樣。
何敬中在朝為官幾十年,少年入仕,識人之明非常人能及,選中的都是品德上靠得住的人,自然不會起什麼壞心思,也不會因為驕縱不服老兵們的教導。
在這裡,他們根本不用擔心隨時會被明槍暗箭害死,能夠讓他們送命的就是學藝不精,戰死沙場。語氣死在陰謀詭計之下,還不如將熱血拋灑在戰場上,這樣的死才是有意義的。
此等積極向上的盡頭,簡直嚇呆了上官亦楓、葉真、葉樞、鬱志超還有何世君了,當然了,還有宋遠文這個想出來主意的人。要說誰沒被震撼,那估計就只有唐宗偉這個小祖宗了。
本以為還要大費周章,誰知道情況居然比想象中還要好上太多,簡直一點都不用費心思,上官亦楓這個將軍實在是太省心了。要是全天下的兵都這麼好管,那還要將軍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