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作為連線全身殖裝核心並提供能量以及必要的防禦,可看似很簡單的問題讓他考慮了數週,僅僅是連線問題不大,可戰場上最容易受傷的恰恰是面積最大的胸腹部和背部。
若連線點放在這些地方,一旦因為被攻擊導致連線點被打散,那機甲就廢了一半。放在體內他能行,其它人怎麼可能?若是計算機率身體兩側的影響最小,可仍然不可取,機甲做出來最終的運用是戰場,軍隊使用。
他考慮了兩種方式解決,第一種方式就是將胸腹處的連線點微型化,就像沙子一樣無數碎石頭一樣大小的組合,任何地方受損都不影響整體執行,除非瞬間把人氣化;但製造過程無比繁複,工時太多,效果得去瑪雅戰場實驗了才知道。.caso
另一種是各系統乾脆獨立,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擾。背部還可為通訊單元,胸腹處完全浪費,除非把胸腹部做成觸手,擬裝還不成熟,起碼他找不到利用的價值,而且各分支獨立後因為能量核心的安置問題導致火力下降了15左右。
閉門造車不是個辦法,他邀請戰鬥星的帝級、皇級、王級、指揮官等等戰鬥人員看有沒有方式解決,可無數人都去欣賞強大顛覆想象力的超級機裝,包括外接機甲,隨行的聯盟製造車間的人員更是激動地向他請教製作工藝
至於缺陷他們都認為那是正常的,甚至一位帝級脫下身上的珍品殖裝述說缺陷,配置的機械軍隊的機裝也是有大量的缺陷,不過意見最終傾向前者,無論怎麼受傷能量核心都不受影響,第二種有人提出胸腹部可以安裝小型核彈或重力場
控制裝備,他把這些意見統統記錄下來,以作進入瑪雅戰場試煉的思路,透過戰場檢驗才是最好的手段。
戰鬥星是他的專屬座駕或者是聯盟給予他的保護機制,雖然他認為是浪費,完全可以用到更需要它的地方,可聯盟這次鐵心將其捆綁在他身上,丟不掉甩不脫,與以前相比那真是一個天一個地,再說1100號之前序號都是保衛任務居多
很少打仗,而跟他在一起戰鬥機會無窮,細查他的成長史就知道,既可算是惹事精也可算是幸運星,無論多麼難都很簡單的化解,最令戰鬥星人員興奮地是他們保護的不僅僅是製造專家和戰鬥天才,還是聯盟已經消失的戰略大師。
這點在阿拉德調查了他在機械文明的戰略計劃和歷來的戰爭策劃後建議聯邦給他正式的認證,聯邦同樣調查了一番直接頒發他四星戰略大師的稱號,這個稱號比他的製造天賦和戰鬥天賦還高!下屆人皇篩選基本上無人是他對手。
幾乎就是內定的人皇。除了他本人不知道,或者說就算知道他也不太重視,別影響他探索進化方向就是,真要讓他管理偌大的種族利益,他肯定撂挑子不幹,太累。
人皇在人族中屬於地位最高的戰鬥職司,主職戰鬥和一部分行政事務。與同屆前十共同執掌戰鬥部門;篩選5080位皇子效力。
他在到達瑪雅前最終制造了6套近戰機甲,被他命名為虎撲a型;以及7套外接獅象機甲;他取名一向隨意簡單。
可他剛剛離開,這些機甲就各有2套被送回聯盟,分別命名為近戰之王和天空之神。被聯盟確定為a級機裝,比史前文明的機裝相比不遑多讓。甚至近戰的臨界點設計比史前文明還要強得多。
他之前的考慮的確就是史前文明機裝打中鋒的原因,胸腹部和背部太容易受傷,導致機裝受損影響行動。史前文明之所以研究嫁裝和殖裝就在於機裝的弱點。基於基米提出的問題,聯邦也開始研究如何克服這個缺陷,他考慮的製造問題的確是核心難題。
單打獨鬥不影響,在大規模的接觸戰中就是致命弱點,不是你才有機裝,外星文明和萬族一樣有,即使落後基本功能、戰鬥功能都不差。個別瘋子族還製造神風機裝,專門用於同歸於盡,至少破壞你的防禦,然後集火,不死也要脫層皮
隨後他開始研究體甲的進化方向,他發現體甲到了恆星差不多就到頂了,不是功法的問題,而是恆星以後的境界他無法想象,前面都是能量積累,可恆星以後自身的能量達不到質變的條件,但無論如何提高體甲問題不大
與戰鬥星打了個招呼,在途徑一個無人紅矮星的時候他獨自飛進去渡劫,當他把身體內壓抑的能量釋放出來,就感到骨骼因為能量過大居然有些麻癢,難道又要增加骨頭了,還在觀察中就感覺周圍變得伸手不見五指
接著頭上就捱了一記水桶大小的黑色閃電,他一邊吸收雷電錘擊一邊抬頭,額頭上再次捱了一擊,隨後整個人沐浴在雷海中,身體表面不停的閃爍,根本就沒停歇,耳朵裡聽見的就是連綿不絕的轟隆隆的聲音,根本沒有停留
他的積累實在太深厚了,以至於烏雲剛剛出現附近區域完全漆黑,閃電完全像雷河傾倒下來,中間沒有半分停留,就連距離他約千萬公里的戰鬥星都被波及,站在地上似乎不動的機械戰士方陣有好幾十只瞬間焦黑支離破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啟動防禦罩”帝級強者大吼“這強度都接近神帝了,他在幹什麼?恆星劫還是星雲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