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一場接一場。
強中自有強中手。
場上剩下的選手越來越少,比武也越來越精彩。
不僅是劉芒,宇文成都等人,也漸漸被精彩的較量所吸引。
尤其是高昂,本就是性情中人,看到精彩時,不禁高舉雙拳,吶喊助威。
所剩選手越來越少,劉芒終於確認,其中一人就是王伯當。
王伯當身材修長,肩寬腰細。剩餘者中,身材最好的,必是勇三郎無疑。
而張清,也基本可以確認了,只有兩個人身形符合。而之前那個,身形與張清相似者,也很爭氣,一路過關,竟殺進最後的四強!
四強中,除了王伯當與張清、與張清體型接近之人,還有一人,身材與王伯當有些相似,但較勇三郎更高、更壯。
此人身上序號“丁叄”,一路連勝,卻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刻印象。
依據抽籤,王伯當將對戰“丙貳”,也就是被劉芒誤認為張清之人。
張清,稍後出場,對戰“丁叄”。
……
劉芒認出王伯當,旁觀的將士們,也都確認了王伯當。
在河東軍中,王伯當人緣最好。
王伯當,曾是河東鹽梟。河東軍將士,很多是河東本地人,有的,本就在鹽池“五寨”中做過嘍囉,自然熟悉王伯當。
王伯當性格好,仗義。兄弟們遇到難處,王伯當二話不說,出手就甩錢。兄弟們最喜歡跟著王伯當出征作戰,立了功勞,不僅軍中有賞,王伯當還會額外給予賞賜。
王伯當提槍上馬,旁觀將士立刻騷動起來。
“勇三郎!勇三郎!”
“勇三郎必勝!”
為王伯當加油的聲音中,也夾雜著不同的聲音。
“王將軍未必能打過張將軍。”
這樣說的,自然是將“丙貳”誤認為是張清。
也難怪,連劉芒都認錯,何況不熟悉張清的將士。
認錯張清者,自然遭到周圍人的集體鄙視。
震天的助威聲中,王伯當和“丙貳”已經縱馬挺槍,殺在一處!
轉眼之前,兩人已鬥三四回合。
這“丙貳”,還真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