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精明。
換成他人,選人冒名董卓,多半會選擇平庸的傀儡,而自己在幕後,掌控大權。
李儒則不然。
李儒清楚自己的斤兩。
出謀劃策,是其所長。當家作主,非其所能。
這個家,有數十萬兵馬,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軍閥猛將。
做這個家的一家之主,看著威風,實則無比遭罪。
稍有不慎,不用洛陽劉芒動手,虎狼般的屬下,隨時就可能要了一家之主的性命!
李儒不會給自己找罪受,因此,選擇冒名董卓之人,破費一番功夫。
最終選擇楊廣冒名董卓,除看中楊廣的外形與董卓接近外,更看重楊廣的能力。
楊廣敢想、敢幹、果斷、狠辣。
楊廣不僅和董卓極為類似,而且方方面面,都強於董卓。
只是,李儒沒想到,自己還是沒完全看懂楊廣,低估了楊廣。
楊廣敢想。有些想法,近乎瘋狂。
楊廣敢幹,但他的做法,讓人看得心驚膽戰。
比如處理張濟一事,李儒建議採取更加周密、更加穩妥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對張濟下殺手。
而楊廣的做法,簡單粗暴,一個字:殺!
李儒最終沒能說服楊廣,而結果,也沒像李儒想的那樣嚴重。
張濟死了,張繡跑了。張濟的兵馬,大半迴歸西涼軍。雖然武關丟了,但並未對雍涼全域性產生太大影響。
李儒對楊廣很是無奈,卻又不能不佩服楊廣。
有時,李儒甚至暗自嘀咕:這傢伙,根本不像這個時代的人!
楊廣果斷。
殺張濟,果斷。
整合西涼軍,更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