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說,鄧艾代入問題,讓劉芒去問鄧艾自己,當然是開玩笑。
不過,劉芒在與鄧艾交流的過程中,還真的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只是,聽鄧艾訴說以往經歷,令人頗感心酸……
南陽新野鄧氏,是傳承於戰國的顯赫望族。
但將鄧氏推向頂峰的,是東漢開國功臣,位列雲臺二十八之首的鄧禹鄧仲華。
鄧艾雖也姓鄧,據說,和新野鄧氏,有親緣關係,卻無從考證。
但是,一個是名門望族,一個是破敗寒門。
莫說新野鄧氏不認這門親,便是人家認這門親,鄧艾一家也沒臉面去攀這門富貴。
鄧艾一家,人丁不旺。自幼喪父,鄧艾和母親相依為命。
那時,鄧艾還沒有大名。和其他窮苦人家的孩子一樣,只有阿貓阿狗一類的小名。
家雖貧寒,但母親還是省吃儉用,供鄧艾讀書識字。
恰逢災年,鄧艾一家實在熬不下去了。
正趕上袁術將偽漢朝廷國都遷往壽春,鄧艾一家,跟著遷都的隊伍,逃荒到了潁川。
途徑許昌。鄧艾讀過書,聽說過潁川四長的大名。
潁川四長之一的太丘令陳寔,也就是陳群的祖父,死後葬在許昌。
鄧艾,仰慕陳寔德高望重,特意去陳寔墓前拜祭。
陳寔墓碑上的兩句話,“文為士範,行為士則”,說的是,陳寔的文章、德行,堪稱士人學習的規範和楷模。
鄧艾感觸頗深。便取其中之字,為自己取名鄧範,冠字士則。
……
鄧艾一家,在潁川的日子也很艱難。
後來,劉芒擊敗袁術,奪取了潁川和南陽。
劉芒在兩地推行新政,減免稅賦,修生養息。
鄧艾一家,又輾轉回到老家新野,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鄧艾給自己取了好名字,很是驕傲,難免向同族之人顯擺。
不曾想,新野鄧氏有一子弟,取名也是鄧範。
人家是名門望族,怎肯與窮人家的孩子共用同一個名字。
新野鄧氏勒令鄧艾改名,鄧艾只好被迫放棄了為之驕傲的“鄧範鄧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