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離開河東,來到弘農。
弘農,是防範西涼軍東出潼關的最前線,王猛坐鎮於此。
弘農兵精糧足,洛陽軍的主力騎兵,大多配備於此,更有鄧羌、郭侃等大將各守要地,劉芒自然放心。
在弘農,聽取王猛鄧羌彙報備戰情況,劉芒十分滿意。
正準備啟程返回洛陽,突然得報,南陽派來信使。
張繡歸心,佔據武關,打通了南陽與司隸之間的通道。
以往,南陽通往司隸,只能繞路潁川。從南陽趕往弘農、河東等地,需要繞老大的圈子,多走幾百里路。
如今,只需經武關,翻越幾座山即可。
只是,山間無有大路,小路也異常崎嶇。
莫說大軍,便是小隊人馬,都無法通行。
這本是私貨販子走貨的通道。以前,河東鹽販向南陽一帶走運私鹽,就走此路。途中多財狼猛獸,且常有山賊出沒。
道路艱難,但畢竟縮短數百里路程。一些膽大的行商,常結伴穿行。南陽和弘農等地,也常透過此間道路,傳遞資訊。
因途中多有風險,特別重要的資訊,尚不敢由此傳送。且傳信的斥候、信使,也都化妝成平民,和行商結伴而行。
……
如此便捷路徑,卻不安全。
高熲建議在其間修建幾處落腳點,作為官方的驛館客棧,方便往來之人歇腳。
駐紮少量軍隊,保護通道安全。
此番,高熲派遣信使趕來弘農,就是和王猛商討此事。
修建驛館客棧之事,自有兩地屬吏溝通協調,無需劉芒過問。但劉芒卻對這條通道十分感興趣。
既然南陽和弘農之間有通道,那麼是否有通道,可以避開潼關、上雒,進入雍涼之京兆尹呢?
劉芒立刻喚來南陽信使,詢問情況。
信使倒也精幹,只是滿身滿臉淤青,甚是狼狽。
“如何弄成這般模樣?”
“稟主公……途中遭遇山賊,倉促之間,跌的……”
看來,這條路還真是難走。
“此路能否通往別處,你可知曉?”
信使搖著頭。“不知。此番遭遇山賊,多虧同行小哥引領,穿行山林,才逃得性命。”
信使不知,同行之人也許知曉。
“帶吾見見同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