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本是漢族,但久居南地。
蜀南地區,多崇山密林,自古就是賊寇猖獗之地。各族百姓,常遭賊寇襲擾,不勝其苦。
劉裕之父劉焉當政期間,曾數次興兵蜀南,欲剿滅匪患。
無奈,蜀南山高路遠,益州軍數次遠征,徒費糧草、徒損兵將,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屢受挫折,到後來,劉焉索性不再管蜀南之事,任由賊寇猖獗、百姓受苦。
石達開出身南方富裕之家。但其性格豪邁,頗有江湖之風,喜歡交朋結友。
石達開素有大志,成都官軍放棄了征討蜀南匪寇,石達開便聯絡附近各族百姓,自己建立武裝,抵禦賊寇。
和成都官軍相比,石達開的隊伍,熟悉蜀南地形,瞭解賊寇習性。經過幾年努力,蜀南匪患已大為緩解,蜀南百姓的日子,漸漸穩定。
石達開保境安民,倍受蜀南各族擁戴。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旗下勇士,竟聚集了數萬之多。
……
劉裕遠比父親劉焉、兄長劉璋有見識。
在劉焉和劉璋眼裡,蜀南是偏僻、貧窮、荒蠻之地。但在劉裕看來,蜀南卻是益州穩定和發展的關鍵。
蜀南雖然偏僻、貧窮、荒蠻,卻居住著近兩百萬人口。
如此眾多的人口,既是蜀地穩定的隱患,也可能是蜀地中興的強援。
是隱患,還是強援,取決於當政者的態度。
劉裕很聰明。
他吸取了父親劉焉用武力解決蜀南問題的教訓,而是以安撫、懷柔政策為主。用溫和的政治手段,籠絡石達開和蜀南各族,使之歸附、臣服於自己。
劉裕的政策,大有成效。
按張獻忠的說法,石達開已經同意與劉裕見面,商談蜀南事宜。
……
單雄信的密信,雖然沒提到雍涼情況,但是,劉裕當前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解決蜀南問題上,他不可能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可能也沒必要,購買數量驚人的生鐵。
如此,從側面證明,劉芒與杜如晦的分析是正確的。委託張獻忠購買葰人優質生鐵的,一定是楊廣!
……
除了陳國、漢中方面的情報,劉芒還十分關注荊州的訊息。
種種跡象表明,荊州劉表,基本不會插手壽春之戰。但是,劉琦的出現,讓劉芒不能不對荊州多加一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