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饕餮盛宴,即將開始。
遠在江東的孫策,很矛盾。
趕走劉繇、擊敗劉表,佔據了江南半壁,孫策無愧於將門虎子之名。
大丈夫志在天下。孫策當然不會滿足偏安江南,無時無刻,孫策都在想著跨過長江,與天下諸侯,逐鹿中原,完成父親孫堅遺願,鑄就父親未能鑄就之輝煌。
只是,進兵中原,談何容易。
豫章之戰,擊潰了強大的荊州水軍,但江東軍的損失,也極為慘重。
幾個月來,雖然招募到不少兵馬,但以孫策現有的實力,仍難躋身強豪之列。
為了對抗劉表,江東軍一直以發展水軍為主。
而中原一帶,雖有江河,但無法行駛大型艦船。
水軍優勢無法發揮,單憑江東陸軍步兵,何談逐鹿中原?
孫策很想參與中原盛宴,但是,他不能不面對現實。
……
江東幕僚、將領,也曾討論過進軍江北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此時涉足江北,太過冒進。
尤其是以張昭為首的臣屬、幕僚認為,此時進軍江北,極有可能引起劉芒的警覺,導致與劉芒關係的惡化。
以周瑜為首的少數將領,早就希望在江北建立根據地。袁術即將覆滅,此正大好時機。
但是,周瑜等人也承認,以江東軍目前的實力,想要分羹中原盛宴,難度很大。
進軍江北,參與盛宴,力有所不及。
不參與,眼睜睜看著,誰能受得了?
這次中原利益瓜分,可謂是走路撿珍寶般的好事,是百年難遇的運氣事。
自己撿不到,倒沒什麼。但自己撿不到,還要看著別人撿得熱火朝天,實在折磨人!
孫策本人,傾向於周瑜等人的意見。
但是,張昭等幕僚的擔心,也很有道理。
只是,有一點,孫策很反感。那就是張昭等幕僚,總是強調,進軍江北,極有可能觸怒劉芒、得罪劉芒。
劉芒不能被觸怒?
劉芒不能被得罪?!
孫策表示不服!
不過,反感歸反感,不服歸不服,張昭等人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