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
洛陽方面的密報,終於送到袁術手中。
小皇帝劉協,沒能在洛陽掀起波瀾,意味著袁術重新投靠洛陽朝廷的美夢,徹底破碎!
其實,訊息早就傳回壽春,卻被劉瑾壓在手中,沒向袁術稟報。
不僅是劉瑾,高俅和北方前線的李罕之、朱友謙等人,也早就得知洛陽的訊息。但是,和劉瑾一樣,他們都瞞著袁術。
壽春朝廷要完了,劉瑾高俅等人,都已開始安排後路。壓下密報,目的是為自己多爭取一些時間。
看到洛陽方面密報,袁術感覺被耍了。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殺劉協的密使秦端解氣。
可是,秦端早已改名換姓秦檜。在劉瑾的秘密安排下,秦檜已不知所蹤。
袁術氣得咬牙切齒,也終於意識到,他和他一手扶持的偽漢朝廷的壽命,已進入倒計時。
但是,袁術不甘心。
他要做最後的掙扎,他要實現他的皇帝夢!
招來明崇儼,準備擇選黃道吉日,登基稱帝!
……
袁術所剩的日子,的確不多了。
嵩山。
劉芒主持的會議,正在進行。
此次會議,討論的問題很多。包括進兵的時間、進兵的路線、各路兵馬配備、對周邊諸侯的防範、奪取城地後百姓的安撫等一系列問題。
極具幽默意味的是,嵩山會議,是對壽春偽漢朝廷作戰的軍事會議。可是,討論主要議題,竟似和另一個主角——偽漢朝廷及偽漢軍毫無關係!
不是劉芒及其幕僚盲目自信,實在是偽漢朝廷和偽漢軍,已經到了覆滅的邊緣,不可能給洛陽軍制造什麼麻煩,更談不上威脅。
嵩山會議的議題,如果傳到袁術手中,不知其作何感想。
消滅壽春偽漢朝廷、消滅袁術,雖然沒有任何難度,但是,對袁術一戰,影響很大,牽扯很多問題。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總體戰略佈局問題。
就實力而言,洛陽軍完全可以碾壓敵人,一路向南平推。
但是,對壽春作戰,不是衝鋒、殺敵、收工那麼簡單。
劉芒的對手,不是袁術,而是周邊諸侯。
袁術和壽春偽漢朝廷,是天下公敵。
攻擊行將就木的袁術和偽漢朝廷,既能收穫地盤、人口,又能贏得聲譽。這種分蛋糕的好事,周邊的諸侯,誰不想插上一手?
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併為今後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才是劉芒和幕僚們要深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