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宿衛呈上密函,外面是王猛的簽押,裡面卻是李元芳密報。
李元芳受命趕往雍州,打探情報,劉芒一直在等他的訊息。
袁術和楊廣,是最急需解決的兩個敵人。
原本,劉芒一直在權衡,應對先對哪一個動兵。
小皇帝搗亂,促使劉芒快速做出選擇——首先消滅袁術!
……
劉芒應對及時得當。親政、賜爵風波,沒造成太嚴重的後果。
王服、吳子蘭等小皇帝的黨羽,盡數伏誅,後患基本消除。
但是,此事之餘波,不可能輕易平息。
沒有不透風的牆。
朝堂上發生的事,早晚會傳出去。
袁紹等諸侯,一定會藉此事,大造輿論,誹謗、詆譭。
劉備、孫策等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流言無法控制。
眾口鑠金,劉芒的聲譽,一定會受影響。
而抵消流言的最好辦法,就是做出得民心、影響大之事,將頭條上的負面新聞,擠下去!
袁術和他扶植的壽春偽漢朝廷,是大漢公敵。徹底袁術,摧毀壽春偽漢朝廷,可以聚攏人心、贏得聲望!
對壽春用兵的決心,劉芒已經下定。但是,楊廣和西涼軍集團,是後顧之憂。
正如同對楊廣用兵,必須考慮袁術的因素。對袁術用兵,必須首先確保雍涼方向安全。
李元芳不負所望,密報中,詳細彙報了楊廣的近況……
……
鄭縣慘敗,折損數萬兵馬,楊廣承受不住,當場昏厥。
整個西涼軍集團,陷入極度消沉。
來俊臣獻計,決口渭水,阻斷漢軍乘勝追擊之路,西涼軍得到喘息的機會。
洪水阻得了一時,阻不了一世。
李儒十分清楚,春暖花開,洪水退去、道路通暢,便是洛陽漢軍西征之時。
必須利用寶貴的冬季,趁洪水封阻道路之時,重新整頓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