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張三丰和已經追隨了劉芒的李衛,都是流浪的孤兒。
楊再興捐資,為達摩修建了少林寺,惠能等人便住在少林寺裡。
達摩圓寂,李衛跟隨劉芒而去,而惠能和張三丰,則留在少林寺。
惠能有慧根,傳承了達摩的佛法衣缽,張三丰領悟了達摩武學奧義。
兩人在少林寺,一個感悟佛法,一個專研武學。
今日,也是聽到嬰兒啼哭之聲,一路尋來,救了李巖性命,也救了孤兒吳穡的性命。
惠能六根清淨,在他的世界裡,無所謂生與死,也無所謂苦厄,甚至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也皆生於人之內心,乃庸人無事自擾之結果。
在俗人眼中,李巖險遭不測,驚險。嬰兒吳穡遭遺棄,可憐。但在惠能心中,這些所謂驚險、可憐,都是自然而然之事,與風吹草動、颳風下雨,並無不同。
惠能抱著無色,踢踢踏踏走了。
張三丰連忙跟上,走了幾步,又折轉回來。“跟我們去寺裡歇歇吧。”
被豹子驚嚇一番,李巖仍是心驚腿軟,也想找個安全地方,稍事休息。
而惠能和張三丰,都是奇異之人,李巖對二人很感興趣,索性跟著他們,一同返回少林寺。
李巖同意去少林寺,惠能沒有任何表示,張三丰卻很興奮。
在張三丰看來,連“穡”字都認識的李巖,一定是天底下學問最大的人!
“我想識字,你教我好不好?”
“好啊。不過,讀書識字,可不是簡單的事。”
“不怕的,慢慢學唄。”在張三丰看來,天下沒有難事,只要肯花時間。
在劉芒手下,李巖的職責之一,便是招募人才。
張三丰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高深的功夫,李巖自然心生招攬之意。
“三豐小兄弟,一身好功夫,為何不投身軍中,為國效力?”
“投軍?”張三丰眼睛一亮,“李衛還好吧?”
張三丰沒頭沒腦的一句,把李巖問得一愣。
“呃……還不錯,你認識他?”
“當然認識啊,我們以前一起玩的!”
李巖這才想起,李衛就是在這一帶,被主公劉芒收留的。
“李衛投奔我主後,辦事得力,立了大功,已經是官員了!三豐若是投奔我主,也一定能建功立業,拜將封官!”李巖如此說話,頗有誘惑拉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