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績不肯上座,裴矩一再勸說。
正堂裡的賓客,裴矩提前都打過招呼,也一起勸徐世績上座。
賈逵也勸道:“客隨主便,徐將軍聽主家安排吧。”
大家一再勸讓,徐世績實在推脫不了,只得坐到主賓之位。
其他賓客,爵位相同,便按年齡,依次就坐。
裴矩坐主人之位相陪,倒是代理河東政務的賈逵,因為爵位低、輩分低,只能叨陪末座。
正堂裡,除了徐世績、裴矩、賈逵等人年輕,其他都是高齡長者。年紀最小的,也已年過半百。
世家大族擺酒宴,要的是形式,要的是場面,吃吃喝喝反倒在其次。
年長賓客,吃不了多少酒。
但是,裴氏是大族,賓客的身份都高貴,酒吃多吃少並不重要,但敬酒的規矩,卻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在這吃酒,和在小酒館裡,三五好友豪飲,決然不同。
這裡吃酒,講究的是規矩,吃的不是酒,是禮儀!
每一環節,都有說道,都有名目!
裴矩以主人身份敬酒,率先舉起酒樽,向賓客示意。此禮有名曰“獻”。
來賓端酒,以為回應。此禮曰“酢”。
主人裴矩自飲之後,伸手示意,賓客一飲而盡。此禮曰“酬”。
這便是一套“獻酬”之禮。
此禮名中的“獻”字,代表獻禮之意。
普通大戶人家,通常省略此禮。但聞喜裴氏請客,一點禮數都不會少。
裴矩一招手,早已候在一旁的奴婢,手託擺放著整匹束帛的托盤,向賓客獻禮。此曰“酬幣”。
賓客接受了禮物,這“獻酬”之禮,才算達成。
別急!
這才是“一獻”。
聞喜裴氏這樣的望族請客,必須做滿“三獻”之禮!
一而再、再而三,“三獻”之禮達成。
三獻禮成,主人才算盡到地主之誼。
接下來,賓客便可以相互敬酒,曰“旅獻”。
相對獻酬,旅獻的程式簡單一些。
基本的規矩就是,尊卑長幼有序,先敬主人,再敬其他賓客。
旅酬禮儀,說著簡單,其實也相當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