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殿內,大漢朝臣,拜賀天子。
小皇帝劉協回拜,眾臣落座。
劉協左右,是大漢三公:太尉劉芒劉絳天、司空鐘繇鍾元常、司徒趙溫趙和之。
三公之下,是太常卿楊彪為首的九卿。
衛將軍長孫無忌、少府卿李鴻章,位列其中。
九卿之下,是尚書檯和御史臺眾官員。
尚書檯和御史臺,本是真正的權力核心機構。
為了避免其它利益集團覬覦二臺職位,設立二臺時,劉芒有意壓低二臺官員俸祿,且暫不設定二臺主官尚書令和御史大夫。
二臺副職,尚書檯左右僕射房玄齡、張居正,御史中丞寇準,居位而坐。
太常少卿敬翔等各府主要從官,以及小皇帝的幾個親信近臣——董承、種輯、吳子蘭、王服、吳碩等,也各居其位。(王服,亦作王子服)
朝臣中,最德高望重的司空鐘繇,率先奏報。
鍾繇的開場白,很有司空的專業味道。
簡單說,和天氣預報差不多。
無非是新年伊始,永珍更新。新的一年,風會調,雨會順,不會發生大的天地災禍,大漢王朝,一定會政通人和,大漢中興之日可待云云。
鍾繇開了場,朝會的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眾臣紛紛向天子奉上吉祥的祝福之詞。
劉芒微眯雙眼,端坐著。
劉芒的眼睛細長,微微眯起時,仿似微笑,很符合當堂的氣氛。
這樣微眯著雙眼,能在旁人不察間,仔細觀察朝堂上的每個人。而他的餘光,始終留意著小皇帝的一舉一動。
無聊無用的套話,終於說完。
劉芒發現,小皇帝劉協的屁股,不安分地左右來回輕輕蹭著。
小皇帝已經急不可耐了!
要步入正題了!
果然,劉芒發現,董承向昭信將軍吳子蘭望了一眼。
吳子蘭這個昭信將軍,空有其名,手下沒有一兵一卒。
也正因如此,他才最願意充當急先鋒,從手握兵權的劉芒的手中奪權!
吳子蘭是個粗人,說話不繞彎子。長身而起,郎朗道:“建安三年,既是永珍更新之年,那麼,朝廷之氣象,也該更新了!臣奏請陛下親政,帶領百官萬民,中興大漢!”
吳子蘭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