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舒心,他的對手袁術,必然鬧心。
為了對付劉備,袁術狂徵賦稅,大搞糧鹽布匹專賣,籌措了鉅額糧餉。
世家、貧民怨聲四起。
為了打贏仗,為了保住地盤,袁術顧不了這些了。
下發的錢糧,早已數不清楚。然而,各部討餉要糧的文書,依然雪片般飛來!
袁術明知道各部必然虛報空餉,但是,為了安穩帶兵大將的心,袁術只能忍氣照批。
錢糧花了不計其數,仗卻越打越慘!
損兵折將,連丟地盤。原本還對偽漢朝廷抱有一絲幻想的當地門閥世家,已經絕望,開始找尋退路。
袁術怎能不鬧心?
他想不明白緣由,只能把氣撒在那些出主意的人身上。
糧鹽專賣,得罪了世家大族。袁術有氣撒不出,只能冷落出主意的賈似道。
……
偽漢朝廷之腐朽,已深入骨髓,無可救藥。
偽漢朝廷的覆滅,已進入倒計時。
腐敗,可以導致一個政權的覆滅。而即將覆滅的政權,又是腐敗滋生的溫床。
袁術花了不計其數的錢糧,卻難求一勝,其根源就在於此。
但凡有點頭腦之人,都已看得清清楚楚。
軍中高階將領,訊息渠道廣,更清楚這一點。
除了死忠之徒,其餘高階將領,明知道偽漢朝廷不是大漢正統,卻追隨袁術,行叛逆之事,所求無非是升官發財,過上紙醉金迷的奢華生活。
而今,壽春朝廷覆滅在即,這些高階將領心裡想的,不是如何操訓軍隊、部署防禦,而是一門心思想,如何趁最後的機會,多撈錢財,瞅準時機,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
豫州汝南郡北部。
召陵、定潁是北防洛陽軍的前沿。
袁術手下大將李罕之、朱友謙分駐兩地。
朱友謙,字德光。
本在弘農郡當兵,違反了軍律,怕被追責,逃了出來。糾集一干亡命之徒,在潁川一帶,打劫行人客商。
其時,袁術勢頭正盛,四處招募軍隊,朱友謙便率部投奔。朱友謙有心計,花了大把的錢,打通諸多關節,竟做到鎮守一方的大將。
只是,時運不濟。
朱友謙剛花了大錢,把官弄到手,袁術和壽春偽漢朝廷,便開始一路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