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起五路大軍,進攻青兗。
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訓,袁紹嚴令各部,不得輕敵冒進,穩紮穩打,協同配合,務求必勝。
冀州三軍用命,東路袁譚部攻克青州平原郡西平昌,並很快控制平原郡東部樂陵、厭次等地。
奪取西平昌,冀州兵鋒立刻指向平原城。
左路袁譚部,中路左翼顏良部,以及袁紹的中軍主力,三路大軍,齊向平原集結。
平原城,是曹操在黃河北岸重鎮。
平原不能丟!
曹操接連派部增援,但是冀州軍兵勢強大,部署有方,兗州援軍根本無力突破冀州軍嚴密的防線。
無奈,曹操只能放棄平原城,撤回南岸,集中兵力,固守高唐。
西平昌、平原失手,曹操在兗州北部、黃河北岸的據點,也全部失手。
至此,兗州軍已完全喪失了對黃河北岸的控制。
連戰連捷,袁紹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倍加謹慎。
傳令各路,鞏固戰果,待準備充分後,分路齊進,南渡黃河!
……
在袁紹眼中,曹操和兗州軍,不足為慮,劉芒和強大的洛陽軍,才是袁紹的擔心所在。
袁紹下定決心,對青兗用兵,皆因其預判到,劉芒和洛陽軍主力,將被牽制在雍涼戰場,難以分身東顧。
袁紹派出大批暗探,密切留意洛陽軍動向。
蘇定方突襲代郡,袁紹並不十分擔心。
代郡,本就是戰略放棄區域。
只要洛陽軍不從司隸一帶發動進攻,就不會對冀州構成真正的威脅。
可是,西涼軍的表現,讓袁紹大失所望。
十萬西涼大軍,潰於一役,已令袁紹無法理解。而西涼軍竟然決口渭水,氣得袁紹險些爆出粗口!
表面上,袁紹痛斥西涼軍閥,置數萬百姓生死於不顧。而真正令袁紹氣憤的是,西涼軍雖敗,但尚有十幾二十萬強兵。不行此傷天害理之計,憑藉長安、郿塢城高牆厚,亦可與洛陽軍一戰!
而西涼軍,竟選擇決口渭水!
西進受阻,劉芒和洛陽軍,勢必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青兗!袁紹惱火,正緣於此!
袁紹,猶豫了……
“報!河之上游,濮陽方向,發現數艘洛陽水軍戰船!”
劉芒果然要介入青兗戰事!
袁紹,更加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