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羌在前線指揮部擺酒,劉芒在湖縣統帥部,也擺了酒席。
劉芒要宴請的,是幾位重要幕僚,還有在左馮翊立下大功,剛剛趕到湖縣的薛禮薛仁貴。
王猛去潼關前線公幹,狄仁傑赴弘農縣督辦前線所需糧草,兩人剛剛回來,洗漱完畢,才能趕來赴宴。
劉伯溫和杜如晦提前到場,李衛招呼二人先坐一會,說主公劉芒正在聽薛仁貴彙報軍務,等王猛、狄仁傑來了開席。
“難得悠閒呢。”劉伯溫撿了個舒服的姿勢,懶洋洋地坐下,隨手拿起幾個棗子,扔進嘴裡一顆,遞給杜如晦幾顆。“說實話,主公家鄉的棗子,還真不大甜呢。”
“謝了,不想吃。”杜如晦擺擺手,用手指按著太陽穴,一副很疲憊的樣子。
這段時間,他的確太忙了。
“坐嘛。”劉伯溫笑著拍拍席子。“主公請吃酒,便是要吾等放鬆身心,勞逸結合嘛。”
“唉……”杜如晦無奈地坐了下來。
劉伯溫招招手,喚來一個侍婢,讓她給杜如晦拿來個厚實的靠墊。
杜如晦接過靠墊,輕輕揮揮手,侍婢很知趣地退了出去,帶上房門。
屋裡沒有別人,杜如晦小聲地道:“伯溫先生,說實話,吾仍擔心。”
“哦?”劉伯溫習慣地露出老滑頭的笑容,“何事憂心?說說,老劉幫你排解排解。”
“自然是鄭縣之戰,主帥人選之事。”
由鄧羌出任前線統帥,杜如晦是持反對意見的。
“主公如此抉擇,吾實在想不清楚。”
“哦……”劉伯溫點點頭,並不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主公如此安排,自然有其用意。克明不妨先說說,你能想到的理由。”
“某能想到的,無非兩點。其一,鄧將軍久駐河東、弘農,熟悉這一帶的情況。其二,景略先生受命謀劃雍涼之戰,鄧將軍曾參與謀劃。”
劉伯溫並不插言,只是不停地往嘴裡扔著棗子,嚼得很香。
“然,奪取潼關,不在謀劃之內。鄭縣決戰,亦不在其中。鄧將軍出任前線統帥,並無優勢。某仍認為,郭仲和將軍(郭侃)熟悉雍涼情況,曾任西園下軍校尉,更為適合。”
“沒錯。”劉伯溫終於吃完了棗子,坐直身子,道:“克明所言,都沒錯。只是,你忽略了一點。”
“哪一點?”
“西涼軍與我軍,哪方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