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周泰部攻擊的目標,是荊州水軍大將王威指揮的艦隊。
江東水軍的小型舟船,藉助荊州樓船、艨艟船體掩護,釘楔點火。
荊州水軍弓弩攻擊不到躲在船下的敵人,水鬼下水,又不是江東水兵之敵。
江東水軍,肆無忌憚,繼續釘楔縱火。荊州大船船體外側,油火越燒越旺。
火勢迅猛,濃煙升騰。
但王威並不擔心。
這種船體外側的大火,看似猛烈,但只要大船航行起來,藉助船體壓起的大浪,便可將火撲滅。
“下令,收攬起碇,起槳行船。”
王威的旗艦樓船上,立刻升起號令燈籠。
荊州水軍樓船、艨艟、鬥艦,接到命令,立刻準備起錨。
這個時代,還未發展出後世爪型船錨。船舶停泊,用的是碇石。
以粗纜綁縛整塊巨石,或是成筐的石塊,沉入水底,穩定船身。
小型艦船,通常在船頭收放碇石。如樓船、艨艟等巨型艦船,則同時在船頭船尾,收放碇石。
軍令下達,荊州艦船上的水兵,立刻奔赴各自崗位。
起碇,不是簡單收起碇石那麼簡單。
收攬起碇的同時,必須起槳行船。否則,只收碇石,不起槳行船,艦船沒有動力,將隨波逐流,是為“走錨”!
走錨,行船大忌!
發生走錨,輕則,舟船搖擺不定,難以控制。
重則,擱淺碰撞,甚至可能傾覆!
荊州水軍,訓練有素。
甲板上,水兵收攬起碇。棹艙裡,槳手已經起槳行船。
長槳同時划動,荊州樓船、艨艟,像醒來的巨獸,緩緩移動著龐大的身子……
荊州樓船、艨艟一動,立刻掀起疊疊大浪。
江東小舟小船,再不敢躲在其下,紛紛加槳逃離!
“射!”
樓船、艨艟上的荊州弓弩手,立刻以密集的箭雨,攻擊四處逃竄的江東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