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傳來捷報,左馮翊、上雒方向的捷報,也隨即傳來!
薛仁貴、王濬,攻佔臨晉!
常遇春攻破上雒,雖然沒能保住,但一把大火,焚燬了西涼軍賴以固守的上雒城,也可算作大捷。
劉芒大喜!
臨晉是首選戰略目標!
在王猛策劃的雍涼攻略中,臨晉之地位,甚至排在潼關之前!
不是說臨晉的戰略地位高於潼關,而是綜合戰略位置、進攻難易、可能的損失等多方面因素,攻取臨晉的得失,高於潼關!
……
潼關,關中門戶,兵家必爭之地。
歷朝歷代,無論是誰,策劃雍涼戰略,必定首先想到奪取潼關。
劉芒和眾幕僚,亦是如此。
但是,潼關天險,絕非兒戲。強攻潼關的損失,難以估量。
劉芒和劉伯溫杜如晦等人,還未瘋狂。而是很理智地,將潼關攻略,擺在輔助位置,只為配合左馮翊戰役。
但是,潼關、臨晉捷報接連傳來,劉芒和眾幕僚真的要瘋狂了!
奪取臨晉、上雒,已是莫大驚喜,但還在預料之中。
而奪取潼關,實在太過意外!
劉芒不是沒有想過,但他實在不敢相信,鄧艾竟然真的完成了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意外的驚喜,來得太過突然,劉芒等人毫無準備。
劉芒急忙召集劉伯溫、王猛、杜如晦,以及鄧羌、張須陀等人,商討如何調整雍涼戰略、戰術。
奪取潼關,關中平原門戶洞開。
佔據潼關、臨晉,雍涼戰略將變得更加簡單。
但是,形勢也會由此變得更加緊迫。
上雒城毀,潼關、臨晉,兩處戰略要地失守,楊廣李儒,絕不會善罷甘休。
楊林的主力,正向鄭縣、潼關方向趕來。
兩軍主力間的對決,不可避免。
而洛陽軍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潼關、臨晉安全。
要地既得,決不能再失。否則,之前的努力和犧牲,將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