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侃部從水路進軍的同時,尉遲恭正率部趕往禁溝。
跟隨尉遲恭部趕往禁溝的,還有狄仁傑組織的、數萬人的補給隊伍。
從禁溝進攻潼關,最大的問題是給養。
王猛的策略是,精兵突進,連續補給。
具體計劃是,在儘可能靠近禁溝的地區,設立補給軍營。
尉遲恭率兩千精銳步卒,隨身攜帶四日糧食,進入禁溝。
其餘兵馬,除留守補給軍營的隊伍外,每天有一隻千人隊伍,進入禁溝,給尉遲恭部運送給養。
運送給養的千人隊,不著防具、不帶長兵器。
減輕了負重,每名步卒可以攜帶六天的糧食。
運送給養的兵卒,往返一趟,需要四天時間,消耗四天的糧食,剩餘兩天的糧食,供給進攻部隊。
每支千人隊,每次能給攻擊部隊,提供兩千人日的口糧。
如此,每日運送,正可滿足尉遲恭的攻擊部隊所需。運輸隊伍,還能提供人員補充,頂替傷員,投入戰鬥。
……
弘農部三路兵馬,齊發潼關。
西涼軍方面,已得知訊息。
段韶、魏文通在潼關一帶,嚴密佈防。
李傕在左馮翊,也倍感緊張。
左馮翊,蓮勺。
為了防範河東洛陽軍,李傕將大本營東移至此。
李儒的謀士賈詡,剛剛隨軍抵達蓮勺,正在整理物品,僮兒來報:“楊整修大人來訪。”
在這個時代,“大人”一詞不常用,也並非後世影視劇濫用的意思。
在這個時代,大人一詞,可簡單理解為,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來幹什麼?”賈詡不禁皺眉。
楊整修,姓楊名定,西涼人。
和胡軫一樣,楊定在西涼,頗有名氣。兩人都被稱為“涼州大人”。
楊定的經歷,和胡軫也極為相似。
曾經擁有軍隊,後追隨董卓。董卓遇刺後,與李傕等人勾心鬥角,險些被李傕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