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抵達弘農。
洛陽軍各部,向雍涼進軍!
南陽。
常遇春部,出武關,挺進至商縣一帶,伺機奪取上雒。
弘農。
郭侃、尉遲恭率先鋒部,由湖縣出發,兵發潼關。
鄧羌的中軍主力,包括周德威的鐵林軍,隨後出發。
鄧羌、郭侃部西征,為確保弘農安全,張須陀高寵楊再興的後備部,由新安移防至弘農縣。
……
雍涼,金城千里之地。
險關為屏,長河環繞,易守難攻。
用兵雍涼,無必勝把握。
損失,不可預見。
但是,損失是戰術層面的問題,而進軍雍涼,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這一仗,必須打!
損失再大,也要打!必須在雍涼開闢立足之地!
為了此次戰役,洛陽軍共調集三路大軍。
常遇春、鄧羌兩部,面對的是險峻無比的上雒、潼關。
西涼軍佈防嚴密,想要攻克兩處天險,希望渺茫。這兩路大軍的主要任務是,牽制、吸引更多敵軍,以配合河東徐世績部渡河之戰!
徐世績部的目標,是渡過黃河,力爭在左馮翊開啟局面,奪取立足之地!
左馮翊的臨晉、郃陽、夏陽三地,從南向北,分佈於黃河西岸,是徐世績部搶佔目標。
臨晉,地處左馮翊東南部。西通左馮翊腹地,東近蒲坂,南向與潼關隔河相望。此等要地,是徐世績部搶佔的首選之地。
郃陽,處於臨晉之北,重要程度,次於臨晉。
夏陽,地處左馮翊東北部,交通不便,戰略意義次於郃陽。若攻取臨晉、郃陽不利,夏陽作為不得已情況下的備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