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諸侯,兵已厲,馬已秣。
袁紹欲攻曹操,奪取青兗。
劉備欲攻袁術,爭取發展空間,和寶貴的戰略縱深。
長江以南,孫策要報殺父之仇,劉表不僅要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兒孫策,還要向天下宣告,長江之上,王者加冕!
江東和荊州的兵劍,均指向揚州豫章。
各路諸侯,早就暗中佈局,卻強忍內心的衝動,一直按兵不動,不是害怕對手,而是擔心周圍的諸侯。
群雄爭霸,合縱連橫,利益交織。每個諸侯,都有盟友,也有敵人。
戰略決斷,一個失誤,就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災。昨日威風赫赫的一鎮諸侯,明日就可能淪為他人階下之囚。
虎視眈眈的天下諸侯,都在等待一個契機,等待他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別處。
而雍涼之戰,就像是發令的槍聲,進攻的訊號彈,大戰爆發的導火索!
雍涼戰役剛一打響,各地派駐雍涼的使者、暗探,便將雪片似的信報,飛傳各地!
……
江東和荊州,仇怨最深。
同處長江之南,受其它諸侯的影響最小。
雍涼戰事打響,分散了中原諸侯的注意力,正是在江東用兵的絕佳時機!
荊州劉表,立刻起兵!
為了這一仗,劉表已經準備了很久。
荊州地域廣闊,卻易於防守。
四周群山,和數不清的江河,是荊州的天然屏障。
除了北防劉芒、西防劉裕,東、南兩個方向,無需重兵佈防。
此番征戰豫章,劉表共集結近十四兵馬,戰船千餘艘,務求一戰而潰孫策!
從荊州進豫章,有兩條主要通道。
北面,可從江夏郡出發,沿長江順流而下,直抵鄱陽湖和柴桑、彭澤。
南面,可從長沙郡出發,沿陸路,進入豫章郡中部。
……
劉表將大軍分為兩部。
北路軍,以水軍為主,共有水軍六萬,步卒三萬,大中型艦船近千艘。
水陸軍統帥,大將黃祖。
副將,水軍統領,劉表的外甥,大將張允。水軍部將文聘、傅巽、張定邊、王威等。
副將,陸軍統領,大將蘇飛。陸軍部將呂公(伏擊射殺孫堅,而獲重用,也稱呂介)、陶侃、曾是荊州山賊的張虎、陳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