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精於謀略,長於算策。和楊廣不同,李儒考慮的,除了西涼軍的勝敗,還有李氏一族的興衰。
李儒出自隴西李氏。
和弘農楊氏等豪門望族相比,隴西李氏的聲名,算不得顯赫。
不過,自始祖秦隴西郡守李崇起,歷經近五百年,傳承二十餘代,十餘房支,也漸成規模。
家族興旺,光宗耀祖,是世家階層的共同願望,李儒也不例外。
為了光耀隴西李氏,李儒也是煞費苦心。追隨董卓,讓他幾乎實現了夢想,爬到人生巔峰。
劍走偏鋒,逆道而行,終非正途。董卓成了天下共誅的奸逆,而他李儒是幫兇,被天下所不容。
董卓遇刺,轉侍楊廣。無奈楊廣急功近利,漢軍一把大火,西涼鐵騎毀於一役,李儒的夢想,也隨著這場大火,灰飛煙滅。
大勢已去,先求自保,徐徐圖謀,未必不能翻身。李儒早已安排好後路,利用楊廣的信任,命族中精幹子弟,李晟、李載義等,秘密組建了一支精銳。只要手中有兵,便有迴旋之餘地。
……
李儒、李載義等,帶著楊廣,一路西逃。
“快!快走!速速趕往長安!”李載義大聲叫著。
“慢著。”李儒伸手止住侄子。“不能去長安。”
“叔父,為何不去長安?長安城高牆厚,憑城固守,劉絳天縱有千軍萬馬,也不能奈何!”
“非也……”長安城之重要,李儒豈能不知。“長安城的世家大戶,多勢力小人,本就各懷鬼胎。我軍新敗,其心必轉向洛陽。而那劉絳天興兵雍涼,長安勢在必得,今去長安,實屬自投羅網。”
“呃……那?”
“繞過長安,直奔郿塢。”
“好吧,就聽叔父的。”李載義轉身令道:“折轉向北,速速繞過長安,趕奔郿塢!”
西涼軍正要轉道而行,突見北面旌旗招展,有大股兵馬殺來!
西涼軍新敗,人心惶惶,見有兵馬迎面而來,登時慌亂。
“慌甚?準備迎敵!”李載義咬牙瞪眼,揮舞兵器,就要縱馬迎敵,卻被李儒叫住。
“別慌,似是我軍旌旗,想必是良器到了。”
果如李儒所料,迎面而來的,正是隴西兵馬,領兵者,正是李儒的族侄,李晟李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