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無疑是西涼軍獲得了щ{][lā}.
漢軍被迫東撤,但是,魚俱羅並不開心。
郭侃太猥瑣,甚至如王雙所言,太不要臉。
未謀勝先謀敗,合乎兵家之法。郭侃先安排後退之路,未謀進而先謀退,並不丟人。但是,其挖溝掘坎謀退之法,實在上不得檯面。
郭侃的猥瑣,實在令魚俱羅心煩。
西涼軍雖然贏得了勝利,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戰果不能算輝煌。
而且,細算起來,漢軍家底雄厚,損失些兵馬軍械,算不了什麼。而西涼軍損失的鐵騎,卻是刀刀剜肉,疼啊!
最讓魚俱羅上火的,是楊廣對這一仗,很不滿意。
動用數萬兵馬,擺出浩大的陣勢,卻只向前推進了區區幾里。
楊廣回批的戰報,言詞之間,盡是不滿。責令魚俱羅,儘快再戰,需要什麼,儘管開口,全部滿足,只要魚俱羅儘快擊潰郭侃,將前線推進至潼關之下。
魚俱羅有苦難言。
進展如此之慢,罪過禍首,自然是猥瑣的郭侃。
可是,身為大將,魚俱羅不能把進展緩慢的原因,推給對手,推給猥瑣的郭侃,推給那些溝溝坎坎。
魚俱羅更不能抱怨周邊友軍。
雖說周邊各戰區捷報頻傳,但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的勝利。
左馮翊方面,李雖然將徐世績逼退至洛水一線,但徐世績部並未遭受重創,甚至都沒什麼損失。
藍田方面,敵常遇春的威脅仍在。
最讓魚俱羅不滿的是段韶,將斷糧多日的鄧羌圍困在冢領山上,不僅沒能快速消滅鄧羌,反而被鄧羌牽制在冢領山,進退兩難。
周邊戰局始終不明朗,魚俱羅有後顧之憂,不敢傾盡全部兵力,對正面之敵發動致命一擊。
進攻,有風險。
楊廣催得太緊,不能固守觀望。
魚俱羅只能上報,請求調撥更多兵馬,並請求主力部隊跟進,以減輕後顧之憂。
楊廣照準,將更多主力鐵騎派往前線,並將自己的大營東移,作為魚俱羅的後盾。
魚俱羅唯有竭盡全力,著手準備更大規模戰役的同時,不停派出兵馬,前突進攻,給漢軍施壓。
……
漢軍韌性十足,郭侃更是將猥瑣發揮到極致。
不論西涼軍的攻勢強弱,郭侃都是一如既往猥瑣。
不管西涼兵馬多寡,郭侃都是拒不出戰。
西涼兵馬若少,漢軍便據營固守,以弓弩箭矢還擊。漢軍後勤得力,軍備充足,箭矢不要錢似的,只管撒著歡兒地射。
西涼兵馬若多,漢軍難以力敵,則掉頭就走。留給西涼軍的,自然是空空的營寨,和一道道溝溝坎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