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是長安東面的門戶。
霸陵北面,是渭水與其最大支流涇水交匯之處。
涇渭二水,一清一濁,清水濁水同流一河,卻互不相融,甚是奇特。“涇渭分明”,此所謂也。
涇渭二水的分界線,清晰漫長。一條小船,就在涇渭二水的分界線上,順流而下。
小船較尋常船隻更加狹長,水面上波光鱗動,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小船的存在。
二水流速不同,交界處多波浪旋渦,尋常船隻,都要留心躲避,以免不測。
而這支小船,故意沿著二水分界線行駛,且速度極快,始終騎行在二水分界線上,竟沒有絲毫偏差。
如此行船,不僅要有高超的技巧,還需要過人的膽量。
小船行得輕巧飄逸,像是鋼索上的舞者。可是,駕船之人的形象,卻實在不能恭維,黝黑瘦小,豆眼鼠須,猥猥瑣瑣。
此非別人,正是大漢水軍前哨校尉蔣平。
蔣平江湖人稱“翻江鼠”,以水為家,在水中比在陸地上,更加自如隨意。這種狹長小船,最是難控,可在蔣平的操縱下,小船化身靈動的水蛇,沿著水線,追逐著水流。時而衝入迎面而來的大浪,時而躥出水面,狹陡的船底,似刀鋒一般,切割著水面,如飛疾行。
激流弄浪,翻江鼠玩得不亦樂乎,笑得嘰嘰喳喳,卻苦了同船的小校史阿。
史阿也屬大漢水軍,在舟船之上,訓練也很刻苦。但是,這種狹長小船不比大型戰船,顛簸晃動厲害得多,縱是經過訓練的史阿,也被晃得七葷八素,苦不堪言。
還能呆在船上,已算有些本事了。換成沒經過訓練的,早就被掀下船了。
史阿趴在船頭,準確地說,是如爛泥一般,癱在船頭。
史阿越是狼狽,蔣平越是開心,明知故問道:“史兄弟,咋了嗎?咋不說話了?”
強忍著沒吐已算難得,史阿哪還能張嘴說話。一手緊摳著船幫,一手掙扎著向後擺了擺。
“哦哦,史兄弟是嫌船兒太慢,耽誤了向主公稟報是吧?好咧,哥哥我再加把勁!”
蔣平說著,手腕稍稍加勁,小船便突然加速,“嗖”地一下,飛出水面!
“嘔……”史阿再也忍不住了,嘴一張,五顏六色,狂噴而出。
“唧唧唧……”蔣平笑得前仰後合,愈發顯得猥瑣……
……
潼關西通關中大地,北守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