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東面,是霸陵;霸陵東面,是秦嶺餘脈驪山;驪山再往東,是冢領山。
驪山與冢領山東西相望,其間十餘里相對平坦之地,是洛陽軍運送給養的必經通道。
作為伏擊之所,十餘里的跨度雖稍顯開闊,但也有利於西涼騎兵進退馳騁。
重要的是,此地臨近霸陵,如有意外,伏擊部隊可迅速退卻。
西涼大將新文禮頗通兵法,提兵至此,準備伏擊洛陽軍給養。
斥候往來不斷,彙報著洛陽軍動向。新文禮還不放心,親自前往查探。
東北方向,洛陽軍緩緩而來。
從旌旗數量判斷,洛陽軍倍於己方。但是,洛陽軍要保護糧草,且以步卒為主,己方俱是精銳輕騎,當可一戰!
洛陽軍列齊整,新文禮暗贊敵訓練有素,一雙鷹隼般的厲目,仔細觀察著對手的弱點。
“敵先頭部隊與中軍銜接之處,最是薄弱,衝之必亂。各部準備,聽某號令,分路衝擊。敵軍勢眾,只求衝亂敵軍,不可深入糾纏,懂了沒有?!”
“諾!”
……
洛陽軍越行越近,新文禮緊了緊勒甲絛,提起鐵方槊,高高舉起,用力向前一揮!
“出擊!”
一抖韁繩,金睛駱駝甩開大步,八馬將新文禮率先衝了出去!
“殺!”
震天嘶吼,如平地驚雷。數千輕騎,奮蹄狂奔。
暴土飛揚,沙塵漫卷,有如風沙之牆,直奔洛陽軍滾滾而去!
“敵襲!敵襲!”
地勢開闊,洛陽軍遠遠發現異常。
洛陽軍大將哥舒翰大聲喝令:“莫慌!整隊!保護糧草,準備迎戰!”
遭遇敵襲,洛陽軍外圍護衛隊立刻衝上迎敵。
八馬將新文禮一騎當先,鐵方槊力大勢沉,其勇豈是常人可擋。頃刻之間,便有數名洛陽軍將校慘死於鐵方槊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