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天空下,幾羽白鴿遠遠飛來。
險關東西兩側,數不清的兵馬,排著整齊的佇列,快速地行進。更有數以十萬計的挑夫,或扛著扁擔,或推著獨輪車,運送軍資。
人流湧動,人聲鼎沸。在一面面軍旗的引導指揮下,數以十萬計的兵馬挑夫,往來穿行,密集而有序。
劉芒手按劍柄,佇立在潼關城頭。
鄧羌看著劉芒的背影,扭頭對王猛道:“景略為何不勸主公留在弘農?”
王猛微微一笑。“主公坐鎮於此,有何不妥?”
鄧羌指著西向,道:“此距前線不足百里,主公在此,將士心中難免牽記,麻煩呀!”
“是你想得太多了吧?”王猛笑道。“主公安危,並非你之職責,安心指揮作戰便是。”
兩人正說著話,杜如晦匆匆走上城頭。“主公,常、徐兩位將軍信報到了。敵放棄上雒,常遇春、張繡並秦瓊、林沖部,已按預定計劃,集結於商縣、上雒,隨時可向藍田發起進攻。”
“左馮翊情況如何?”
“左馮翊方面,徐世績部按既定戰術,深入襲擾。李傕惶惶終日,左馮翊之敵,已無心力戰。徐世績將軍只待主公之令,隨時出擊,多路奔襲,左馮翊之敵,必潰散西逃。”
劉芒微微點點頭。
常遇春、徐世績兩部情況,劉芒並不擔心,他最為關注的,是西涼軍主力的情況。
徐達道:“主公,必是長安信報。”
順著徐達手指的方向,只見潼關西面大路上,一騎驍騎,疾馳而行。
馬上斥候手搖小旗,路上隊伍紛紛閃避讓行。
……
潼關城內,統帥部內,一張巨大的關中地圖,高懸於牆上。站在地圖前的劉芒徐達劉伯溫鄧羌等人,全部眉頭緊鎖。
良久,劉芒轉過身來,對徐達等人道:“楊廣雖瘋狂,卻不傻啊。”
徐達面色凝重地點點頭。
劉芒揮揮手。“天德說說看,大家都坐吧。”
眾人紛紛落座,徐達走到地圖前,指點著地圖,分析道:“楊廣窮盡所有,本應速求決戰。今,集結重兵於長安周邊,並不貿然東進,必有所慮。以某之見,其所慮者有二。左馮翊李傕部,軍心不穩,隨時有崩潰之可能。左馮翊敵潰,則西涼軍北面壓力徒增,此楊廣所慮之一也。藍田乃長安南向門戶,藍田失,長安危,此楊廣所慮之二也。”
眾人皆點頭,認可徐達的分析。
徐達繼續分析著敵人的部署。
楊廣集結了約三十萬大軍,除李傕約五萬兵馬部署在涇水、渭水北面的左馮翊各處外,其餘的二十餘萬兵馬,全部集結在長安周邊。
段韶部約三萬兵馬,駐紮於藍田、杜陵,廣挖壕溝,高築壁壘,固守之意明顯。
史思明的五萬西域遊騎,集結在長安北面,涇水與渭水之間的安陵、長陵、陽陵等地。楊廣如此安排,說明他對左馮翊李傕,並不放心。
西域遊騎機動性強,如果李傕部潰散,史思明部可機動於涇水南岸,阻止洛陽軍從北面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