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孫策,都有雄心大志,也都有苦衷。
劉備佔據徐州、九江,東臨大海,南阻長江,西北兩向,有劉芒、曹操兩大強豪,莫說開疆拓土之餘地,便是生存空間,都嚴重受限。
孫策霸居江東,長江既是固守的天險,也是北進中原的障礙。
小霸王很想一統江南,但要吞下西面死敵荊州,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剛剛奪得廬江數地,作為進軍中原之跳板,但以江東羸弱的步卒,想要固守,也非易事。
聯合劉備,互為支援,穩住現有局面,徐圖荊楚,是孫策的算盤。
故意散播,使劉備身陷私匿傳國玉璽傳言之中,再出面替劉備說話,是孫策周瑜拉攏劉備的手段。
本以為天衣無縫,神不知鬼不覺,哪想到,劉瑾、秦檜、胡太后等人的名字,令孫策如遭霹靂!
劉備說出幾人名字,貌似不經意,但能割據一方者,哪個是省油的燈?
自己的算計,早已被人識破!
原本是用來拉攏、威脅人家的手段,反而成為自己的把柄,攥於他人手中!
孫策變色,周瑜臉色更加難看。
好在,劉備並未繼續往下說,打住話題,開始大扯家常。
絮絮叨叨,無外乎盛讚孫策之父孫堅,說烏程侯如何英勇,自己如何仰慕。孫堅英年早逝,自己如何感傷。如果烏程侯能活到現在,一定和自己投緣,能成為好兄弟、好朋友云云。
說者貌似無意,聽者貫注有心。
周瑜七竅玲瓏之心,劉備點到即止,並不說破,說明有意利用此事,要挾孫策,與其站在同一立場,將私匿玉璽之事,嫁禍他人,為自己謀求利益。
本欲要挾他人,反成被要挾之物件。
這滋味,實在難受。
不過,只要能把玉璽之事嫁禍出去,引得中原諸侯互相爭鬥不休,總是對江東有利。
孫策周瑜,一面暗罵劉備陰險,一面揣摩劉備的心思。
傳國玉璽失蹤,嫌疑最大者,自然是進攻袁術的劉備和劉芒。
既然不能嫁禍給劉備,劉芒便是理想的背鍋人選。
孫策周瑜,謹慎地試探,劉備卻不正面表態。
東扯西拉一番,孫策周瑜只能告辭。
劉備親自相送,並命人奉上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