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何況,孫策懷裡揣的不僅是玉璧,還是傳國玉璽,不臣之罪,實實在在。
雖然百般謹慎,但沒有不透風的牆。若是走漏了風聲,必將成為天下公敵。目前形勢,孫策不敢,江東也沒這份實力。
設法轉移諸侯的注意力,方為上策。
周瑜獻計,散佈傳言,稱徐州軍攻入壽春,傳國玉璽已被劉備所得,準備隨進獻朝廷貢物,送往洛陽。
此計有多重妙處。
讓劉備背黑鍋,使之成為眾矢之的。
劉備當然不會認賬,他想撇清自己,一定會說傳國玉璽被袁術帶走,不在壽春。如此,則將黑鍋甩給劉芒。
私匿玉璽,不是小事。劉芒、劉備若因此反目,孫策之所願也。二劉反目,劉備為抗衡劉芒,定會主動向江東示好。
傳國玉璽,奉天承運的象徵。天下諸侯,無不心嚮往之。
不只是諸侯,江湖中,對傳國玉璽垂涎欲滴者,也大有人在。
傳國玉璽和大量珍寶運往洛陽的傳言一出,各種勢力,必蜂擁而至,中原血雨腥風,在所難免。
亂局之中,勢力交錯。無法預知,誰與誰會因此結仇。
對孫策而言,其根基在江東,中原越亂,中原諸侯之間仇恨越深,對江東越為有利。
巨大平穩的樓船,就是孫策的釣魚臺。
孫策周瑜穩坐其上,笑看中原亂局……
……
傳言四起,矛頭齊指劉備。
各種不利傳言橫飛,劉備卻比看熱鬧的孫策坐得還穩當!
“主公,子仲先生來信了。”徐庶帶來糜竺從江東送回的書信。
糜竺赴江東,是為聯姻一事。孫策既沒拒絕,也沒點頭。只說妹妹孫尚香的婚事,需由孃親吳夫人做主。
糜竺在信中說,已找人打聽過了,孫堅之妻吳夫人對這樁親事,並無異議,卻是孫策不肯吐口。
王導笑道:“小霸王欲以此為籌碼啊。”
劉備憨厚笑笑,並不介意。
徐庶又道:“近來風傳四起,我們當如何應對?”
“沒做虧心事,管它作甚?”
“可是,傳言日盛,於主公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