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匪眾多,卻無鬥志,潰敗奔逃。
官軍數量少,追殺不及。那些腿腳慢、帶傷的賊匪,成了官軍洩憤的目標。
為了小箱子,華雲龍險些自刎謝罪。如此重要之物,定要查問。
孫立抓了幾個活口,逐一詢問。有龔都的親隨,招稱小箱子被蒙面人趁亂奪走。
“蒙面人?哪來的蒙面之人?”
十字坡已經很亂了,竟又冒出蒙面之人。孫立猶豫,一時拿不定主意,該如何處置。
“賊匪奪了東西,搶回來便是!”發聲者渾身血汙,正是那英勇小校。
“蒙面人來歷不明,還是回去與華將軍商議後,再做定奪。”
“商議出辦法,賊已逃遠,又有何用?”那小校翻身上馬,招呼一聲就走。幾名徐州輕騎,緊隨而去。
孫立官階雖高,卻無權管轄徐州小校。只能看著幾人縱馬而去。
……
那幾個蒙面人,正是石崇董平等人。
鄧元覺覬覦貢品中的寶物,石崇亦然。只是,身為堂堂世家公子,又是冀州有名將領,和劉闢何儀商量歸附冀州之事,都要倍加謹慎,怕暴露身份,自然不能行攔路打劫之事。
表面上,石崇冠冕堂皇,不攙和鄧元覺劉闢劫持貢品一事。暗地裡,卻另有打算。
雖然劉闢承諾,奪取寶物後,將奉送給袁紹,但石崇對劉闢等人,並不放心。
劉闢等潁川賊酋,無不是狡詐善變之徒。說得信誓旦旦,但真搶得傳國玉璽,難保不另有打算。畢竟,傳國玉璽是天下共求之物,是劉闢等人洗白罪身的重要砝碼。
而且,那鄧元覺也非善於之輩。縱然劉闢所言出於真心,也難保算計過那惡僧。
指望劉闢等人,不如自己動手。
為了保密,石崇讓隨從隊伍,按原計劃緩緩北返。自己帶領董平和幾個武藝高強的親隨,悄悄隱藏在十字坡附近,等待機會,奪取寶物。
正如石崇所預料,鄧元覺果然更加狡詐,大好局面下,兩夥賊寇竟然內訌。
石崇命董平奪了箱子,立刻趁亂離開。
路上,董平興奮難耐,不停催促石崇,開啟箱子一看。
石崇沉得住氣,匯合了隨從隊伍,確認安全,才避開隨從,撬開箱子。